第150章 缺氧与陡坡!【二更!】

至少近几十年,几乎没有被冷死或者饿死在山上的人,大多数的死亡都是因为缺氧导致昏迷,最后死在山上。

有一个误区是,很多人以为登山者吸氧就是在身体缺氧的时候拿着氧气吸两口。

实际上,在这种高海拔地区登山吸的氧气并不是那种普通罐装的氧气,而是高压氧气瓶。

一旦戴上以后,就需要连续不间断地吸氧才有用,一旦吸了一阵子又停下来,反而会影响身体适应高海拔的过程。

所以真正专业的登山者会在攀登高峰前,上去一段又下来,身体适应了再上去一段再下来,如此反复折腾让身体适应。

李悠南在准备出发前测了一下血氧和血压。

让人有一些震惊的是,此时他的血氧饱和度依旧在98%以上,而血压也远比在平原地带要低了不少。

李悠南想到,不少富豪在攀登珠峰的时候会雇一名夏尔巴向导。夏尔巴人因为长期生活在海拔4、5千米的地方,身体基因已经让他们完全适应了高海拔氧气稀薄的环境。血压比平原地带的人要低得多,而因为系统对身体的调整,李悠南此时远超夏尔巴人,甚至可以说是夏尔巴人中的夏尔巴人。

不过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是尽量不要像平原地带一样剧烈运动。

一旦血压和心率上来了,同样会面临血氧降低的问题。

想了想,李悠南带了两瓶氧气以备不时之需。

这两罐氧气瓶都是高压氧罐,可以连续不间断的使用好几个小时。

他望向了山脊,虽然说现在自己肯定用不上氧气,但万一爬上山以后遇到一些可能导致心率或者血压升高的场景,有这东西肯定比没有好。

大部分装备都要留在营地。

在这样的环境下,倒也不担心会有人偷拿。

一方面是到这里的人基本没有可能缺钱,登山几乎是最昂贵的运动了。另一方面,大家的装备都差不多,价值也就那样,带上了反而会让负重增加,绝对不是一个聪明人会干的事情。

目前他的计划是再往上走一走吧,如果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下来就是了。

到目前为止,距离登顶还有 。

目测来看,坡度从四十度到六七十度不等。

虽然有难度,但貌似也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夸张。

走一步看一步吧。

李悠南带上攀爬雪山需要用的冰爪、冰镐、之类装备,便轻装上阵了。

两罐氧气瓶倒是挺重的,但对李悠南来说,和没有区别不大。

爬起来的确没有那么吓人。

攀登高峰的确没有一种固定的格式。

有一些追求自然、野性的家伙,甚至徒手上阵速登高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