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九州时变,亡国之危(求月票)

漕运对于当前的大宋而言,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不仅仅关乎着边军的粮草问题。

同样还关乎着商业,乃至于民生等各方面的问题。

这几点无论任何一点都堪称致命,更别说如今还放在了一起。

正如原本历史之中那般。

开封这座城市,依旧是要靠着漕运所运来的粮草维持生计,这其中的原因关乎于地势,没有任何人能够更改,甚至如今之开封这种问题还要远远比原本历史更加严重。

从宰相到禁军,从商人到平民,每日消耗的米粮,都是一个足以令任何地方官绝望的数字。

这些粮食,绝大部分依赖漕船从淮南、江南等地北运。

漕运的畅通与否,直接决定了汴京粮价的稳定,进而关乎都城的民心安定与社会秩序。

其实这种问题在大宋一直存在。

也正是因为如此——+

几乎每一代的顾氏子弟都会相继进行漕运的修缮问题,对于这方面的管理同样也是十分严格。

但还是那句话。

在当前的这个时代,纵使顾氏已经做到了全方面的领先,也不可能百分百的把握。

就比如此次的问题,只是因为天象的异常便导致了整个漕运体系的崩溃。

这一点根本就无可避免。

声声的议论声瞬间响起。

所有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表情不由得纷纷大变。

顾峻迎着皇帝那充满依赖与惊惶的目光,并未立刻作答,他眉头微蹙,目光垂向手中的笏板,脑中正飞速推演着各种可能与后果。

与当初的顾瑾相比。

顾峻的能力可以说是再次下了一个台阶。

纵使是有着“洛书协律器”的帮助,他如今也很难在第一时间便想通这其中的种种问题,若不是如此,也不至于将此事直接摆到整个朝堂之上,而是在御史台内部便直接解决了。

至于顾易对此同样也是无能为力。

哪怕他是个现代人也无可奈何。

大宋的漕运体系太复杂了,这其中涉及到的各种水利知识,也唯有专业之人或许才能直接解决,而他也只是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罢了。

众所周知,现在这些大学生的知识储备.甚至还不如高中。

而眼看着顾峻没有开口。

这赵厉辉的表情不由得愈发难看,就连整个殿内的气氛在此时似乎都紧张了不少。

见状,顾峻的眉头不由得越皱越深。

眼看着群臣的表情越来越难看,他不得不站了出来,朝着那龙椅上的皇帝拱了拱手,认真说道:“陛下,事起突然,然并非无解。”

“臣以为,当务之急,在于‘快、稳、疑’三字。”

其实他才是第一个收到消息的。

也已经想了很长的时间,只不过是一直觉着有些问题而已。

但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他自是要站出来稳定人心。

他仔细回想着脑海之中所西靠的方略,目光也是渐渐看向了在场之人,认真说道:“快者,抢通河道,刻不容缓。”

“工部需立即选派最精干的水利工匠,携带器械,星夜奔赴泗州。”

“同时,征发左近民夫、厢军,统一调度,清理淤塞,修复塌陷,每快一刻,便多一分主动。”

“稳者,安定内部,尤重京师。”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