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顾瑾薨(求月票)

王应琛撤退时的强行迁徙与破坏,导致人口基数大减,许多州县依旧地广人稀,夜晚仅有零星灯火。

盗匪虽经清剿,仍时有出没,边境也偶有辽军残部或新崛起的部族骚扰。

一切虽然都在不断好转,但根基依然脆弱,就像风雨中艰难扎根的树苗,远未成荫。

顾瑾确实已经拼尽全力了。

能在当前这个时代,发展出如此成熟的贸易体系其实便已经十分难得了。

若是再给他一些时间绝对会让整个燕云都恢复过来。

进而让整个大宋的国力再上巅峰,到时一统天下也并非是痴人说梦。

只可惜,时间已经不再站在他这边了。

统元十四年,秋。

开封。

无形的阴霾弥漫在整个开封府之上。

整个太傅府外,人群涌动,一个个身居高位的朝臣几乎齐聚于此,甚至就连从不外出的赵德昭都赶来了此地,满脸皆是悲伤之色。

所有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位运筹帷幄、定鼎江山的太傅,扛不住了!

卧房之中。

眼看着赵德昭走了进来,顾瑾立刻便要坐直身体,但却不过被赵德昭拦了下来。

“太傅何至于此?”赵德昭几乎是哭着说道。

“陛下.老臣恐不能再侍奉左右了。”顾瑾紧紧盯着赵德昭,浑浊的眼神之中满是担忧:“臣要去见太祖皇帝了!”

“太傅切莫如此说,大宋不能没有太傅!”赵德昭立刻就急了,紧紧的握住了顾瑾的手:“太傅岂能舍朕而去?”

顾瑾缓缓摇头,喘息片刻,积蓄起全身力气,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进谏,亦是他对这片江山社稷最后的牵挂。

“老臣死后,朝政.首重燕云!”他的手指无力地在空中划过,仿佛点向北方,“燕云之地,收复不易,王化更艰.王应琛北遁,其心未死;西夏称臣,其意难测!”

“十年.至少需十年生聚,赋税之惠不可轻废,移民之策不可中辍务必使其民安其业,兵精其政.”

“方能.方能成为北疆铁壁,而非朝廷累赘!”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在每一位大臣的心上。

接着,他目光扫过群臣,最终又落回赵德昭身上,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关切,有期望,但更深的是无法掩饰的忧虑与不甘。

“陛下.仁厚有余,然然天下之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望陛下亲贤臣,远小人,纳忠言,断是非!”

“御史台乃国之利器,用之正则朝纲振,用之偏则祸患生.陛下当.当亲掌权柄,明察秋毫”

说到这里,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他的脸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胸脯剧烈起伏起来。

他死死抓住榻边,指甲几乎要掐进木头里,用尽最后的气力,发出近乎泣血的嘶鸣:

“臣不甘心啊!”

“九州.暗流汹涌幽州之野未丰,塞北之患未除,朝堂朝堂”他想谏言赵德昭必须要狠辣起来,想说他看到了未来可能的倾轧与懈怠,但最终,千言万语化作一声长叹。

他无法去扭转一个人的性格。

赵德昭如此,他的子嗣同样也是如此!

这一点,才是顾瑾最为担忧的。

但他终是不能说出什么。

滴滴的泪水不断落下,赵德昭不断地点着头,应下了顾瑾所说的一切。

但他越是如此,顾瑾却是愈发的不安。

“太傅!太傅”赵德昭还在不断呼唤着他。

但顾瑾却是直接摆了摆手,只是将目光看向了身旁的家族子弟们,整个人的眼神剧烈变化了起来。

他虽然什么都没说,但家族所有子弟却还是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顾氏之责,非为一姓之兴衰,而在九州之安定!

这是顾瑾时常便会说的话。

他们明白顾瑾的意思。

若是有朝一日,历史再次重演,这一次的顾氏绝对不能一退再退,因为混乱的天下决不能够再承受一次大乱了,这极有可能会造成九州的分裂。

这是顾氏万万不能答应的。

一众子弟都是默默的点了点头,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顾瑾紧攥着被角的手,终于无力地松了开来。

统元十四年秋。

大宋宋太傅、顾氏家主顾瑾,薨于开封。

(ps:双倍期间,跪求月票,求兄弟们多多支持,鱼万分的感谢!!!今晚凌晨会有一章番外,洗碗的兄弟们可以去看一看。)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