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可惜的就是,王应琛终究还是有些能力。
至少在面对当前的状况并未过于慌乱,而是异于常人的直接奔赴前线,来阻挡宋军的攻势,为坚壁清野的政策争取时间。
而这,也是一个十分成功的计策。
只可惜这仍旧是不可能阻挡宋军攻略燕云的大势!
居庸关。
一阵压抑的咳嗽声在营帐中断续响起,顾瑾以拳抵唇,脸色苍白,眉宇间是挥之不去的疲惫,却仍强撑着精神,听取下属汇报各地军情。
“加紧攻势,”他声音微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绝不能让辽军如此从容地将所有百姓迁走。”
稍作停顿,他看向身旁的顾酩,吩咐道:“酩弟——以家族的名义,将消息放出去。”
“皆是我九州子民,顾氏绝不会厚此薄彼。”
顾酩当即会意,郑重颔首。
他明白兄长的用意。王应琛想给大宋留下一片荒芜的燕云,他们就必须提前布局,给百姓一个留下的理由。
只要有人能借此避开此次强征,燕云就还能留住几分元气。即便无法保全所有,也远胜坐视一切被掏空。
然而,目光落在顾瑾那毫无血色的脸上,顾酩喉头滚动,犹豫再三,终究还是没忍住劝道:“兄长,您.还是先回开封养病吧。”
这番话,近日他已不是第一次说。不仅是他,赵光义、军中诸将,乃至远在开封的皇帝,都曾屡次进言。
“兄长身系一国安危,万万不能有任何闪失。”
“如今燕云大局已定,您又何苦.”
随着他一开口,堂内的众人也是立刻纷纷跪了下来,认真的劝起了顾瑾。
但顾瑾却还是摇了摇头。
他回不去。
纵使人能回到开封,心也绝对会留在战场之上。
当然,顾瑾也明白自己的关键。
这也是他没有再去亲自处理所有事的原因,但他也必须要在前线鼓舞军心。
而见状,众人也是无法再继续多说什么,只能默默的退了出去。.
——————
“统元间,太傅顾瑾总摄朝纲,革弊政,修漕运,兴海运,积粟如丘山。
历十年,大宋国力之盛,旷古未有。瑾乃厉兵秣马,谋复幽云。
十一年六月,瑾发开封,晋王光义亲为御车。
时辽相王应琛者,亦枭雄也,聚兵幽燕,据险而守。
瑾命杨业部佯攻雁门,又遣使结西夏,令李元昊陈兵西京道。
辽军东西受制,疲于奔命。
瑾亲率二十万大军出雄州,昼夜急攻居庸关。
辽将耶律休哥敛兵固守,欲以坚城耗宋师锐气。
瑾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自领精卒三万,逾飞狐陉,涉绝涧,攀鸟道,士卒堕壑死者相枕。
七月朔,抵古北口,乘雾突击,一鼓下之。
当是时,居庸关血战方酣。
瑾不顾创痍,伪作辽帜,星夜回师。
守关者不察,启钥纳之。
瑾遂纵火焚关,内外夹击,关既破,燕云震动。
王应琛虽收残兵阻于檀蓟,然大势已去。
西夏李德明闻之,急奉表称臣,愿为藩属。
瑾乃分定诸州,幽蓟故老携壶浆迎者塞道。
自石晋割地,逾六十载,燕云终复。”
——《宋史.顾瑾列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