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要分时候。
至少在当前的局势之下,顾瑾是不可能将玉米完全推广出去的。
这无关于天下,而是他不可能去资敌。
且不说周边的独立势力,就单以辽国可耕种的疆土来看,若是让他们得到了玉米,届时都无需多长的时间,他们的国力便会远远超过大宋。
顾瑾又怎么可能去做这种蠢事?
当然,顾瑾也明白。
若是他这样做了,会给顾氏带来前所未有的声望,会让顾氏的地位再次提升。
但这亦是会让顾氏失去根本。
从始至终,顾氏都可秉持着九州一统的概念。
如今顾氏深耕于宋。
若是宋亡于辽国的铁蹄之下,那顾氏的根本便要彻底崩塌了。
于公于私,他都不可能这样去做。
包括针对大宋内部。
顾瑾都需要好好的去应对这一切。
而就在这群人满含期待之下,顾瑾也终是有了动作。
就在这个冬季,他在整个宋境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度田行动。
这其实也是他一直想推动的事。
大宋的疆域本就有限,耕地面积不足已是注定之事。
但在此之前,顾瑾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
度田所涉及到的利益范围实在是太广了。
包括普通百姓对于这件事都会有些抗拒,因为这其中会涉及到他们所纳的税目多少。
纵使是翻遍整个青史,能够成功推行度田的,也不过是那些声望已达顶峰的帝王,至于其他皇帝,不是被蒙蔽,就是根本推行不下去。
但如今则完全不同。
首先而言,顾瑾手中握着玉米这件利器。
再其次便是如今御史台对于地方的掌控已然足够了。
自北汉之战后。
顾瑾在返回朝堂之后便一直在加强御史台的各种职权。
这并非是因为他的私心。
只是因为能力不足的关系,顾瑾必须要做出这种选择,通过御史台来更为具体的掌控地方,乃至整个大宋的吏治。
当前的大宋发展可要远远超过原本历史。
不仅仅是在国土之上,包括商业上的遥遥领先。
再加上赵德昭这个皇帝完全不管事。
顾瑾要想要做好一切就必须要合理的去利用各种资源,朝臣也好,御史台的御史也罢,这两者都在其中。
加强御史台是他必须要做的。
因为顾氏的一众子弟,如今几乎都在御史台之中当官。
这些顾氏子弟虽然单独的属性算不得优秀,但当他们拧成了一股绳的情况之下,仍旧是能够给与顾瑾带来很大的帮助。
而如今当这一切逐渐稳定了之后,自是便给顾瑾提供了可以度田的条件。
当然,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外部势力目前对大宋并无计可施。
杨业始终镇守雁门关,将辽军牢牢挡在国门之外,而顾瑾也给予了他毫无保留的信任。
至于辽东之地。
那便更加无需担忧了。
当前宋军的整体实力其实还是要优于辽军一些的,且再加上辽国如今还不仅具备航海的能力,他们就根本不可嫩威胁到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