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重现顾氏荣光,大变迁!(求月票)

第 重现顾氏荣光,大变迁!(求月票)

时间匆匆而逝。

顾瑾压下了国内所有的非议之声,再次向辽东派遣出了不少的将士与物资,甚至是还定下了针对辽东的一些具体制度。

——仍是与以往顾氏所实行的徐徐图之完全不同。

顾瑾这一代的人显然是要激进的许多,他是真的想要趁着当前的这个机会直接吞并整个辽东,并且让此地彻底融入九州。

不——

或许也不应该这样说。

毕竟如今之辽东,与昔日那一代代人所面对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顾氏学院的成立包括顾氏与宗教相融。

都在无形之间加剧了九州文化在辽东之地的渗透。

换言之,顾瑾这也并非是因为激进,而是在先人们所打下的基础之上,做出不同的应对方式。

完全收复一片土地,可并非是简简单单只要占据其城便可以了。

文化,理念等一切种种的融合。

才能彻底收复一片土地。

顾氏已经种下了太多太多的因,如今倒也该到了开结果之时。

顾易同样也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心中对此毫无波澜。

他早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天。

不仅仅是整个辽东之地,还包括了西域,乃至吐蕃等这些个在原史之中还需要多年才会彻底融入九州的地界。

这一切都本就在他的筹划之内。

如今看到这一切,自是不会有所触动。

但让他有些惊讶的就是,王应琛竟然也有着这方面的心思。

他无愧于一个时代的翘楚。

身为外族人,却崛起于九州。

又因知晓两地之间的差距。

一直都在推动着整个辽东融入九州,包括针对于辽国之内的一些陋习,同样也是如此。

此事无论怎么看都算是千古的奇事。

宋辽两国明明仍旧是争斗不断,但对于这一片尚不属于九州的土地,却都表现出了完全相同的处理方式。

这确实是大大出乎了顾易的预料。

很显然。

历史终究是已经无法完全修正了,当顾氏所做的越来越多之后,这一切都已经无法走回到原来的道路了。

统元五年,秋。

开封城外,皇庄试验田。

更远处,几处由顾氏门人负责、朝廷严密看护的田地里,此刻已是人声鼎沸。

时值秋收,本是寻常,但今年的这几片田地却吸引了无数目光。

至于其中原因,也是十分的简单。

——那便是此地乃是玉米的主要种植地。

其自播种以来就备受争议,甚至一度被讥讽为“太傅奇思”或“无用新种”的“玉米”,如今也是终于要到了揭晓结果的时刻。

田埂上,以吕蒙正为首的一众年轻官员,以及司农寺的官吏、附近被允许前来围观的老农,皆屏息凝神。

除他们之外。

包括皇帝赵德昭,以及平日里政务极多的顾瑾,此时也都纷纷赶了过来。

顾瑾要来自是无需多说。

这可是他始终都关注的一件大事。

而至于赵德昭则多是因为好玩。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盯着田中那些比人还高、挂着硕大棒状果实的奇异植株,一声声的议论声也是始终未绝。

“俺滴个娘嘞那地里长的真是个粮食?”

“俺活了大几十年,从俺太爷爷那辈起,就没见过这般这般奇模怪样的东西!秆子快赶上小树苗粗了,那结的棒子,黄澄澄、沉甸甸的,怕不是个精怪吧?”

“王老汉,你可别瞎说!没看见官家和太傅大人都来了吗?”

“你瞧那棒子,掰下来都快赶上娃娃的胳膊长了,这一株得结多少?俺们种的那粟米,一穗才多点?”

“.”

“奇哉怪也这玉米不光棒子大,你们看那秆子枝叶,也粗壮得很呐,收了粮食,这秆子怕是也能当顶好的柴火,或者铡碎了喂牲口?若真是如此,那可真是浑身是宝了.太傅大人,真乃神人降世啊!”

“.”

一声声的议论不断响起。

就连赵德昭此时都是满脸的惊讶之色,不由得在顾瑾身旁问道:“太傅,这玉米之产量到底能达到几何?”

“臣也不知。”顾瑾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摇了摇头。

虽然他早已听顾砌说过具体的情况。

但是无论是怎么说,这都是他第一次亲眼见证这一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