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列阵——待我面圣。”
他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说罢,便快步走向宫门。
“喏!”
身后的数十甲士没有任何犹豫,便齐齐的发出了一声怒吼。
皇宫外的侍卫们,旌旗不定的盯著这些人,纵使这些人明明什么都没做,但那种爆发出来的气质便已经是让他们感受到了惧怕。
与歷代顾氏子弟治军的风格不同,顾瑾极其注重军纪。
过去一年多来,他大力整顿宋军,律令严明、要求极高。
这也是形势所迫。
五代十国时期武人之跋扈,在原本歷史中已可见一斑,更何况当下这个更加混乱的世道。
整肃军纪,是顾瑾非做不可的事。
而这所带来的成果同样非凡,虽然顾瑾处置了不少骄兵悍將,但整个宋军的实力却要远超以往,尤其是在斗志上,压根就不是原先可以比的。
福寧殿。
“臣顾瑾,拜见陛下。”
听著殿外传来的声音,赵匡胤连忙放下了手中的奏疏,摆了摆手,让宦官赶紧將顾瑾给带了进来,脸上也是立刻便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对顾瑾的態度越来越好了。
至於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那就是顾瑾的种种制度已经起到了结果。
与耕种不同。
商业发展的速度本就要超过耕地,更別说江南之地原本就已经有了足够的基础。
短短一年的时间下来。
整个大宋的税收已经提高了近五倍。
这是一个极为骇人的数字,虽然其中也有著大宋新屯兵的土地问题,但其中的关键可不在这些。
顾瑾免去了不少的土地赋税。
尤其是在新收之地。
包括重启御史台所带来的吏治改变。
赵匡胤虽然已经有了足够的声望,但终是不如顾氏数百年的声望。
尤其是这一年来。
顾瑾相继处置骄兵悍將乃至於贵族之人。
这让他获得了不小的凶名。
这才是其中关键。
见顾瑾一身戎装步入殿內,赵匡胤並未在意他甲冑在身,未等对方开口便含笑问道:“怀瑜,何事突然返京?”
他语气稍顿,继而说道:“让朕猜一猜——”
“可是为伐北汉而来?”
顾瑾对赵匡胤料中自己的来意並不意外,当即躬身应道:“陛下圣明,臣正有此意。”
他神色渐肃,继续稟报:“近日臣已探得,辽国去岁收成较往年翻增一倍有余,更屡有动向表明,其意在西征西域、东定辽东,企图贯通商路。”
“若臣推断无误,辽国將来必成我大宋心腹之患。”
“北汉一向首鼠两端,立场游移,若不趁敌势未成之际先除此患,待其南北呼应、站稳脚跟,恐悔之晚矣!”
赵匡胤听罢,神色霎时肃然。
他虽早有北伐北汉之意,但对辽国近年来的具体动向,確不如一直身处前线的顾瑾了解详尽。
这一刻,无数思绪在他脑中疾转。
赵匡胤从来不是犹豫不决之君,更何况北伐之策早在他心中酝酿,仅片刻沉吟,他便斩钉截铁道:
“好!”.
(ps:月初跪求月票冲榜,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万分的感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