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北汉,如今也正在进行著大刀阔斧的改制,只不过其却要略逊色於辽。
不仅仅是因为北汉的实力本身就不如辽国。
最为关键的原因同样是北汉君主实在是太容易被蛊惑了一点,这也使得整个北汉之中各方派系人马相杀甚为浓烈。
也正是因为如此,顾瑾才不得不选择做出这个选择。
大爭之世,本该如此。
不过,他也预留了后手——在全宋境內重启御史台,正是为了今后遏制商业过度扩张埋下伏笔。
顾易一直默默注视著这一切。
不得不说,这一次的乱世,是真正让他心潮澎湃的一次。
甚至都要远远超过了广为人知的三国时期。
新思想的喷涌而来,使九州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
前人积累的思想资源已经极其丰富,新思潮不必再像古代圣人那样篳路蓝缕、开闢荒原,行教化之举。
虽然如今看起来九州相比於原史的变化並不算太多。
但实则不然。
无论是从教育上也好,包括对四方的影响力也罢,如今的九州都远非原本歷史可比。
诸子学说——从孔孟之仁政到韩非之法治,从墨子之兼爱到老庄之自然——皆已被反覆阐发、深入辨析。
新思想的出现,只是在这一基础上实现的一次全面飞跃。
这註定会带来一眾於学术之上的大才。
甚至有些人在原本歷史之中都从未出现过。
就比如如今在辽东行改革之举的何禹,其本身在原本歷史之中查无此人,但如今的成就绝对可以称之为当世最为耀眼的一批人之一。
这就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势。
超越了以往所有的乱世,其所能够带来的改变也將是前所未有。
不仅仅是王朝的兴衰。
关键的便是思想。
就亦如昔年春秋战国时的列国並存发展到大一统。
如今,同样也是如此!
这会对未来造成什么样的改变,顾易目前也暂时不知。
但无论怎么看——
此事对於九州而言都不能算是坏事,对於顾氏同样亦是如此,因为各个派系都是以大一统为核心。
这在根本之上便免於了九州分裂的结局。
而除此之外,思想的进步绝对是推动科学良机之一,也是顾氏將影响扩散到全世界最好的机会。
纵使顾氏子弟会受到限制。
顾易都必须要去做。
时间匆匆流逝。
在这场波及天下的改制浪潮中,九州之间的肃杀之气愈发浓重。各地明爭暗斗不断,任何人都能清晰地感觉到,一场席捲天下的大战,仿佛一触即发。
值得一提的是,大宋始终没有放鬆战备,一直在整军经武,儼然摆出隨时准备北伐的態势。
这是顾瑾的决策。
大宋正值国势鼎盛,如此举措不仅能持续扩大王朝声威,还可促使更多百姓心向大宋。
此时,开封城外。
踏.踏.踏.
一队骑兵正快马加鞭驰向城门。
守城士卒望见飞扬的顾氏旌旗,不敢有丝毫阻拦,迅速打开城门,任其长驱直入。
顾瑾並未减速,径直驰入城中,直至皇宫前方才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