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百家爭鸣,灭二国扬天下(求月票)

並且顾瑾也丝毫没有忘记顾氏子弟天然的优势。

就是这滚滚大势!

他不断地用各种手段来推动南唐境內的人心浮动,以推动其国內的乱事。

没有人不怕死!

更別说百姓天生便会对顾氏有著一份好感。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顾瑾亲率大军渡江,纵使南唐早有防范。

但在当前的局势之下,终是不足以来扭转大局。

甚至都无需去管他处。

顾瑾的唯一的目標便是金陵!

无论是为了將这一份战果扩大也好,亦或是围点打援也罢。

这都是当前最好的战术!

大军齐至,金陵被围。

终是与刘鋹所面临的处境不同,虽然李煜所提拔的都是一些没有什么能力的臣子,但这些人对其的忠心確实毋庸置疑。

他们愿意为了南唐而赴死。

在原史之中同样也是如此,李煜也是在最后才投降了赵匡胤。

但这一次终是不同。

或许是因为这些年来顾氏所引起的思想转变,又或是因为意识到了自己终是难以成为那一统天下的明君。

李煜只坚持了三天,便选择了率领一眾大臣投降。

甚至还给各地想要来救驾的人马送去了书信。

而他只跟顾瑾提出了一个要求。

若是可以活命,他希望能够前往巨鹿,居住在云韶阁之中。

於李煜而言。

適合他的道路乃是文圣之路,而非帝王之路。

而对此,顾瑾自是答应了下来。

李煜此番举动確实出乎他的意料。儘管早知李煜非治国之材,但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他都称得上是一位君子。

乾德五年,十一月。

南唐正式併入大宋版图。

短短一年之內,连灭两国。

消息传开,九州惊震!

——————

顾瑾,字怀瑜,顾氏二十五代子也。

少通经史,尤善兵策,顾氏学院出,乾德四年,隨太祖而出。

拜太傅,领天下兵马都总管。

太祖赐丹书铁券,詔曰:“顾氏世袭太傅,典禁军,永为天下武宗之魁首。”

群臣譁然,或諫曰:“权柄过重,非国家福。”

太祖按剑叱曰:“朕得顾氏,如鱼得水,岂容妄议!”

瑾亦慨然曰:“臣当以三尺剑酬知遇,何须世禄为?”

十一月,受命南征。

时南汉主刘鋹昏聵,闻瑾至,遣使齎书,欲以“復汉室”说之。

瑾当眾焚书,扬声曰:“顾氏佐命新朝,岂从僭偽?”

汉军闻之土崩。

未及接战,鋹为臣下所缚,舆櫬出降。

瑾整军入城,秋毫无犯,唯诛宦竖三十余人,岭南遂定。

转伐南唐,后主李煜惧,去帝號,称江南国主,请纳质子。

瑾奏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愿陛下混一四海。”

太祖许之。

瑾乃陈兵采石磯,夜渡长江,火焚楼船数百。

金陵围城三日,煜素服出降,持玉璽献於军门,两役毕,得州四十,户百万。”

——《宋史.顾瑾列传》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