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止住笑,温和说道:“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这话不错。如果直接类比,则要么自卑,要么傲慢,这般会导致下位者会对上位者顶礼膜拜,上位者对下位者不屑一顾……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句话很对,可若是换一个角度呢?”
少年疑惑道:“换一个角度?”
朱厚熜点了点头说:“其实啊,一个人的一生中,要面临的各种事情,早就有人面临过了,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人之一生中,其实大多时候都没必要试错,只需带着问题找答案就好了。”
“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可大多情况下却是吃一堑,再吃一堑,却总是难长一智。”
“既然试错的不一定有回报,又干嘛要试错呢?”
少年若有所悟,问:“爷爷的意思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朱厚熜摇头道:“不听老人言,需观老人行。”
“不听老人言,需观老人行……”少年缓缓道,“爷爷的意思是……要看老人曾面临的问题是否和自己一样,又是否成功解决了问题,进而结合实际,取其精华化用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只听老人口中的大道理,就比如说……前车之鉴,后人之师,而不是前人之言,后人之师?”
“孺子可教!”
朱厚熜轻笑点头,“人生际遇不尽相同,可虽说千人千面,却总有雷同之处,总有范本可汲取经验。”
“孙儿好像有些明白了。”
“是吗?”
“呃……”少年又不自信了。
朱厚熜鼓励道:“说说看,错了也不要紧。”
少年试探着问:“爷爷是要我向舅舅学习,对吧?”
老道士眯眼而笑。
稚童好奇问:“爷爷,大哥说对了吗?”
“嗯,对极了。”
“大哥真棒。”稚童咧开嘴笑了起来,随即又好奇道,“爷爷干嘛不直接说啊?”
“因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方为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为不知。”老道士摸着稚童脑袋,柔声说。
其实,还有一点老道士没说,少年人正处于恣意狷狂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少年本能的排斥命令式的说教。
何况,他这个爷爷,本就不怎么讨喜。
少年嘿嘿笑道:“爷爷不说,孙儿也会向舅舅学习的。”
“你舅舅教你,你学,这是被动的学,不是主动的学;你不主动学,你舅舅教你了,你都不知道,又如何学?”
少年怔然,随即恍然大悟。
“我这就去找舅舅。”
少年终是少年,少年性急的性子一如少年。
“哥哥等等我。”稚童忙追上哥哥,一大一小就这么一溜烟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