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超越张祖师

聊完正事,李青又指点了下这时任武当掌门的修行,不为别的,单就是‘武当掌门’四个字,也不能寒酸了不是?

掌门到底是掌门,不仅一点就透,且心境十分豁达,过渡完最初的震惊之后,表现一直十分得体,并没有因李青长生不老,就生出‘当如是也’的念头。

从始至终,都没问李青长生之法,连旁敲侧击的讨教养生之道都没有。

其实,也的确没必要问。

关于养生一道,小老头留下的那些典籍、心得,李青早已毫无保留的书写成册,留在了武当山。

可养生就只是养生,与长生并没有绝对关系。

张邋遢能长生,是因为太过惊才绝艳,李青能长生,则是因为时间长河遗忘了他。

说到底,还是在个人。

就拿刘健来说,又是寒窗苦读,又是苦心仕途,又是浸淫权术,又是劳于政务,这么高强度的人生履历,非但没有折寿,反而寿禄极高。

九十岁的高龄,天子一旨诏令,立马就能回京就任。

论超长待机,便是武当山上的这些修道之士,又有谁能比得?

玉真、玉玄,亦不及矣。

有的人荣华富贵,人生却是早早结束,有的人朝不保夕,却能活到七老八十。

人常说,万般皆是命。

话虽武断,却非是没有道理。

走出静室的李青,又恢复了中年人的模样,去看了道九。

当年的道字九人中最小的一个,如今也过了花甲之年,身子骨不算硬朗,可到底有真气傍身,没病没灾,还算健康,心态也挺好。

李青与他聊了许久,说起往昔,感叹岁月不饶人。

下午,李青又去了主道观,为小老头上了三炷香,当然了,老四也没落下,享受了李青的香火。

建文年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一肚子坏水的道衍,以及朱棣不要脸的包装下,燕王朱棣摇身一变,成了真武大帝的化身。

之后,靖难取得圆满成功,真武大帝便彻底成了朱棣的形状。

对这种恬不知耻的行为,李青很鄙视。

这老四……是会蹭热度的!

人常说,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个够。

这话一点不假,武当山的香火朱棣独享一半,他的法身居正中央,只要是前来敬香的居士,就绕不开他。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