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李没品是永青侯李青?

黄锦愣了下,“是,奴婢遵旨。”

……

羊房夹道是一个离皇宫近,又不显山露水的地方。

大明官员进京的临时住处,大多会选在羊房夹道一带,再要么就选择在离皇宫近的寺庙临时落脚。

京师寸土寸金,地方官便是有钱,也不敢张扬到在京师购买府邸,为了避嫌,又不能住在同僚家中,无奈京师也没有廉价客栈,随便一晚下来,就远远超出一天的俸禄。

为了彰显清廉,羊房夹道一带的胡同巷弄,以及寺庙就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久而久之,就成了传统。

朝廷作为统治者,自也有意彰显官员正派作风,推波助澜之下,这一带都成官员进京的‘招待所’了。

时至今日,羊房夹道已然是外表破旧、内里豪华,只是不亲自住进来,外人无从而知。

朝廷上下心知肚明,可谁也不会说出来,让百姓非议。

至于以此赚钱的主家,就更不会,也没胆子泄露出去。

可落在百姓眼中,则就成了另一副‘画面’了。

汉文化奉行‘财不外露’,这点,跟西方诸国有着明显不同!

当初李青、唐伯虎看到的富人、穷人混在一起生活,甚至疯狂炫富的场景,在大明根本不会发生。

事实上,自陈胜吴广喊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之后,华夏就真正意义上脱离了奴隶制度。

吸取教训的汉王朝,第一次开始了‘折中’。

有了与民休息,有了轻薄徭役……

这也是汉文明先进于西方的体现之一。

可李青觉得还不够,很不够。他之所以致力于普及教育、开民智,就是为了第二次‘折中’,让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再次中和……

“铛铛铛……”

黄锦敲响房门,喊道:“永青侯在家吗?”

少顷,门‘吱呀’打开,李家小厮冒出头,“您是……?”

黄锦身边也没个人,只得将身份完全报出,毕竟,里面的永青侯可不是一般的勋贵。

“咱家黄锦,司礼监掌印,奉皇命来召永青侯进宫。”

跟随进京的李家小厮显然是受过‘培训’的,当即行大礼,“小的见过钦差大老爷,钦差老爷快请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