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点,大家作为业内人士,还是非常理所当然的。
不拆解,怎么了解?
不了解,怎么进步?
不进步,怎么遥遥领先??
反正不照着专利搬,又符合法律规定,何乐而不为呢。
工业发展这玩意,其实就是大家互相抄来抄去。
如果哪天你抄到了行业第一,达到了遥遥领先的级别,那么友商非但不会痛恨你,反而还会主动去购买你量产的车型,更加用心的去研究和拆解,将将你视为进步的标杆。
说不定,还会为你单独出一份技术手册呢!
…
“我们拆解国内外的增程式车型,对动力系统结构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友商的方案都并不复杂……
但在细节优化和技术结构上,反倒是丰田混动系统对咱们启发很大。
他们的发动机热效率相当高,ths混动系统的结构精密,集成度是最高的,体积是所有混动式车型里最小的。
包括实际测试的换挡顿挫,甚至比国产的增程车还要无感一点,启动几乎感受不到振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象。”
王景明赞叹着说道。
这个阶段,国产混动、增程车型,也才处于刚起步的时间段。
要说整个行业哪家车企做得最好,那毫无意外就是日系丰田车了。
人家在 ,要往上追溯,其实 。
到现在 ,从行星齿轮组的结构设计、控制算法、电池管理、电机控制,每个环节都有几百项专利保护。
这套系统有多牛呢?
从结构上来说,整套系统没有传统的变速箱。
其中行星齿轮组既是动力耦合器,又是无级变速器,还是功率分配器,让发动机可以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区间。
哪怕是比亚迪现在的dm系统,其实是绕开了这一套专利技术,用了串并联混动架构。
简单说就是有两套动力传递路径:低速时电机直驱,高速时发动机通过离合器驱动车轮。
在超级混动dmi推出之前,这套混动技术都是明显落后于丰田的。
但这玩意。
也并不是说谁更领先,就一定赢。
巨头车企有巨头车企的病。
丰田虽然技术领先,但不可能把混动车的价格干到十五万以下,更不可能干到八九万。
属于是有技术垄断优势,但将其束之高阁,不加价就不卖给你。
但国产车企就可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