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团队顺便考察了一下华夏造车工厂、供应链工厂的情况。
得到的结果,令他很震惊!
华夏的造车工业,在世界上可能不是最高端的,然而在上下游产业链的全面性上,却非常的突出。
最重要的是——
那里的工人,还有工程师,工作态度是那么一丝不苟!令人赞叹!!
不光非常喜欢自愿加班,并且服从性还非常好。
工价和地价也无比的低廉。
简直就是大型制造业的天堂!
所以从那一年开始,他的内心就有了一个想法雏形,特斯拉如果要走量的话,一定需要一个更大的全球性工厂。
一个工价成本足够低廉,市场规模够大,产业链够全面的汽车市场。
筛选下来,华夏这片土地,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到了今天,他的团队已经和华夏政府和工信部接触过好几次了,想要谈判“建立华夏本地生产基地”的问题。
相关的经济数据和市场调研,他们的华夏负责人已经做过测算了。
只要将工厂落地华夏,那么至少能获得每年几十万台纯电销量。
至于华夏的那些本土新能源企业。
他倒不放在心上。
笑了——
那个三电技术,以及纯电架构的集成度,对新能源车型的理解,起码落后他们四到五年。
可以预见,落地即碾压!!
“elon,近期汇总的华夏新能源市场信息,都整理好了,又有几家新势力宣布在最快明年底要实现量产,另外出现了一家值得注意的新车企……”
就在这时。
他的私人助理走了进来。
马斯克立刻停下手上的工作。
轻视归轻视。
既然把华夏看作特斯拉接下来的大本营,对于那边新能源上下游的产业,他还是非常关注的。
这涉及到华夏工厂后续的生产布局。
马斯克接过简报。
要说近期最显眼的,无疑是刚开完大型发布会,搞出纯电超跑ep9的蔚来了。
风头在国际上都有曝光。
但作为第一个搞换电路线的人,他看完只想摇头。
这是一条注定很艰难,而且短期回报率很低的路线。
走不走得通姑且不谈。
要想凭换电路线牟取高额利润,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成本太大,对基建要求有太大局限性,起码在国际上是行不通。
随后。
他就看到了,“星辰汽车”这个名字。
“这家车企最新披露的三电技术,和电池包技术很值得关注,视频已经发过来了。”
助理提醒道。
马斯克当即点开电脑窗口。
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