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许易:你有梦想吗?

而且还是在全新的新能源赛道。

人在未曾到来的现实之前,往往都是迷茫的。

就算是从事其中最前沿的技术人员,也有这种迷茫。

就比如赵阳,他有时在内心也会思考,纯电驾驶,智能车机、智能驾驶这些大概念,到底走不走得通?

抛开新能源车目前的补能、续航、安全性问题不谈。

作为一个主攻车机智能化的工程师,他也不能确定,智能车机继续研发下去,能不能在行业内大放异彩。

说到底,这个“智能大屏幕”,到底是不是被人们所需求?

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汽车有个仪表盘就行了。

而且。

燃油车的路线已经验证过了,机械素质和操纵代步属性,好开耐用,才是汽车真正的内核。

“至少……八到十年吧,但我觉得随着工业的发展,智能化一定是未来的大方向,让高端汽车的选择更加多样化。”赵阳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作答。

整体的表态,还是肯定的。

开玩笑,他自己也是搞这方面的,总不可能自己否定自己的专业。

目前行业内的普遍两个观点,智能化是大方向、并且会成为高端汽车的象征。

“我的观点和你大致相同,不过细节上略有出入。”

许易听完,又说出一个令赵阳震惊的“暴论”。

“我认为,最多四到五年时间,新能源车渗透率就能达到30%以上,和整个燃油车体系分庭抗礼。

超过五年后,全面智能化的新能源车,在五十万以下的价位领域,将会彻底超越传统豪华燃油车。”

赵阳露出一个意外的笑:

“许总,不得不说您的观点,是我在行业内见过最为自信的。”

这个观点很吓人。

时至今日,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不到5%。

这还是在各种政策推动下,以及很多新能源车,都是以油改电、小车为主,均价在二十万以下。

按照许易的说法,国内新能源五年达到30%渗透率,那岂不是光每年售出的新能源车,都要接近八百万?

在各家新势力的hr和创始人面前,他都没听过这么大的饼。

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了,人家放话要在 ,这压根是个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按照您所说的数据,那接下来几年的新能源车市场规模,几乎是呈几何倍数的增加,但是这种理论的依据在哪里?”赵阳不禁道。

“很简单,人一旦习惯了方便的东西,就不可能再倒回去了。

高端燃油车的硬件成本、动力成本、奢华内饰成本,是很难降下来,也难以下放。

但是智能化的车机和自动驾驶不一样,下放的成本很低,而且也不挑任何车型和平台。

当人们习惯了蓝牙钥匙和感应钥匙,就不想再去用按键钥匙,习惯了远程控车就不想再走过去开车门打开空调。

当然这只是最基础的,先不谈完全自动驾驶的那种高度。

就拿当前行业内比较先进的acc辅助驾驶,主要用在高速道路,自动跟车保持车道,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长途驾驶疲劳。

如果这样的技术,将来下放到十几万,二十万的新能源车子,再加上完整的车机娱乐智能化,以及电子化的智能座舱……这些都是燃油车所不具备的。

你觉得人们会怎么选?”

许易所列举出来的,就是几年后新能源车最可怕的地方。

智能化系统和算法的下放,是没那么高的成本的。

何况随着国内全产业链规模愈发的发达,占据的优势是国外传统车企所不具备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