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一个偏商务,另一个偏运动

如果说上面只是普遍的企业优待。

那么这一条,毫无疑问就是妥妥的“示好”了。

只要你能创造gdp,那就是地方政府最关注的崽!!

虽说不是正规资质的汽车,可他们创造的财政收益,又比那些中小型的车企少了多少?

许易听完点点头,立刻问道:

“有关造车资质申请方面呢,有透露话风吗?”

其实以庐州的条件,新能源产业配套也在布局,且本地有国轩高科这一大电池厂,绝对算得上完善。

梁守拙摇摇头:“依然是说支持,但没有太过明确表示。”

这意思——也就是说庐州地方并没有绝对的把握。

要知道。

哪怕是在 ,也唯有山栋国金这一例。

显然两地在政策环境资源上有很大差别。

而且。

庐州本地已有江淮汽车了。

继续再申请下去,省内第二家独立资质的难度很高,后续即使是扶持,也不可能百分百押注投入。

之前,相关的领导许易已经见过一面,走过一番章程之后,口风也基本探清楚了。

现在只是重新确认一下,看有没有希望。

许易:“山栋这边呢?”

“所有的补贴和免税政策申请都提交上去了,相关的优待一样也不会少……至于申领独立造车资质这一块,费了一番力气通过地方的内部渠道,得到了一点确切的消息。”梁守拙答道。

“哦?!怎么说。”

“本地挂牌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七万台以上,或者投资建设年产能 .0工厂,加上拉地方城投集团入股,应该就可以开始运作了。”梁守拙说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