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许易:我被友商包围了?

而放在厂商那边,却是嫌弃愿意购买满配车型的用户太少,还得攒一攒订单量才能动工,于是果断地将其延后生产。

最骚的是有些高端配件,4s店也没备件,用户出了问题去维修,还要等原厂发。

原本修个车几天就能解决,等配件了半个月。

于是——

出现“我了双倍钱,享受的服务质量却不如路边一条”的怪诞现象!

说到底,还是供应链不够高效,加上打法太老了。

等到大批国产车崛起,将互联网卖手机那一套带到了汽车界。

很多新能源头部品牌,甚至将高配旗舰款的数量卖出和入门款持平。

降低入门款与旗舰款的价格差距,增加原创零部件的自研比例,将总配置划分为固定的两到三档,提前做好产线布局,生产上成本就降低多了。

而现在。

许易只不过是将小部分打法思路给现搬过来。

“之前老款的库存都清了吗?”

许易问道。

他们线下的车子销售得很快,几乎来讲没多少库存。

但新旧款的切换肯定得做好,否则的话容易败消费者好感度,把本来是好事给办成了坏事。

俞年开口说道:“按照您说的,老款做了一千二百块的打折促促销,有之前购买的客户到店询问,让经销商额外赠送一次保养作为补偿。”

这个属于工厂让利了。

打折和保养的费用都由厂商承担,消费者面对老款的促销优惠自然不会拒绝,而那些买过的人,给些补偿也没多少意见了。

毕竟微型车的市场,更新换代速度一向都比传统汽车快,也没有传统企业那种约定俗成的市场规律。

有些小厂当天还在卖车,第二天直接带着店铺连夜跑路都很常见。

而从目前来看,每周四五千的出厂销量,甚至还不是星辰的极限。

良好的市场反馈让所有人都处于一种较为亢奋的情绪。

到了下午。

一则突发消息打破了这种氛围。

“许总,有突发事件,是一件不太好的坏消息……”

俞年快步来到办公室,手机里翻出几张照片。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