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太祖再托梦

因为并非伏乞请求,她言毕也并不俯身叩首,只是将交迭于额前的双手落回,坦然平静,将哗然惊惶留给除她之外的所有人。

邵岩耳边嘈嘈,脑中嗡嗡,神情怔怔。

他不免想起这恶劣小儿那日翻看他奏书时的情形。

他乃儒家子弟,不推崇鬼神说法,若这小儿所言为真,他更相信是其人日有所观,夜有所梦……

可无论是何等内情,再看那端坐的少女,虽说那面容毫无改变,但相较于先前的倨傲恶劣,此刻他却生生看出了几分独属于少年人的朝气可爱……竟突然顺眼起来。

殿中诸人或交头接耳,或面面相觑,亦有人后知后觉恍然道:“难怪先是淮阳国郑氏谋逆,再有梁国动乱……淮阳与梁国皆紧邻水患殃及之地,莫非正是天意示警?”

此言出,更引发一阵哗然。

纵然有过半数者保持沉默观望,但却无一人出声反驳,此事不同于其它,奏事者身份特殊,她曾成功预言长陵塌陷、今夏旱灾,更曾寻出宝泉,祈下甘霖。

过往战绩在此,天机身份加持,即便有人不想尽信,却也不敢贸然反驳,毕竟此事归根结底乃是善举所向,寻常反对之言又很难立足。

但就此下令治理水患,刘承却无法做到,他身为储君,纵有无能一面,却注定不会无知。

治水需要大量人力金钱,而今他正苦于筹措增派援军去往梁国的军资……

再有,当初这桩水患之所以经商榷后被搁置不理,不单是因耗钱过重、令朝廷心生犹豫,还另有一件与舅父有关的内情……

可太祖托梦,太祝奏禀,如何还有置之不理的可能?

刘承一时难以抉择,下意识看向舅父,但见舅父面容凝重不语,看着跪坐的狸,似在分辨狸此举是否正是冲着芮家而来。

在百官的等候中,刘承尽量调匀了呼吸,郑重开口道:“太祝所禀之事关乎甚大,孤亦忧祸事之频,怜苍生之苦……待请示过父皇,势必尽早做下决定。”

直到散朝,此事带来的人心震动犹未能消尽落定。

而那带来震动的少年君侯退出未央宫,并不在意这诸多震动。

少微并非不知此事牵扯着不少人盘根错节的利益。

天机行事依心而起,凭念而动,若有谁觉得她拦了路,要转而来拦她的路,那就只管来试,她只信奉各行其事,各凭拳头本领。

这份面对繁杂重大政事,既不动之以情也不晓之以理,只挥刀直劈般的作派,让邵岩深深震惊。

他跃跃欲试,想追上前说话,但鲁侯先一步挡住他视线,安抚大步而行的孙女:“做这样的梦,必然极耗心神,很费力气……随大父回家去,让人多备些肉菜,好好补一补!”

此祖孙二人大步离开,与二人擦肩而过的庄元直表面平静,内心掀起惊惑的狂澜。

此乃他与狸的初见,便撞见此狸以鬼神之说奏此大事,此刻又眼见这只狸大步而行,神气从容,倒是一向不服任何人的鲁侯跟在她后头,浑然似个心悦诚服的慈爱老仆。

庄元直自认眼光毒辣,正是这双毒辣眼光,让他在南地发掘了一只好苗,而今见此情形,只感此女不驯之极,而这不驯之气绝非一日养就……

原先在想:不知此人被送入京中,这般壮大自身后,是否依旧听话可控?

此刻脑子里却是:她是否听话可控过?

心中惊动之下,庄元直额角冒出一点细汗,不行,他回头得亲自问一问六殿下,这惊世骇俗的狸猫,究竟是怎么个归属情况!(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