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陈延森:民营银行?我只看到了民营

让陈延森感到意外的是,美特斯的周健成也在,看来他猜得没错,五家民营银行的份额,除了互联网公司,剩下的实体制造业也拿了一份。

“陈总!”周健成走上前,为陈延森介绍自己身边的人——均瑶集团董事长,也是吉祥航空的背后大老板汪均金。

马立云看着陈延森身上,见他先是陪着李青松一同进屋,接着又被一群民营公司的老板围着。

众人如众星捧月一般,排着队都要和陈延森认识。

见此情景,马立云不由地暗自羡慕。

陈延森和汪均金简单寒暄了几句,便找到位置坐下。

他环顾左右,在房间里扫了一圈,不仅有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的掌权人,还有新能源、互联网和实体制造业的创始人。

马立云和复星集团董事长紧挨着坐在一起,这两人私交甚笃、合作颇多,共同投资了菜鸟物流。

周健成和均瑶集团汪均金的关系看上去不错,正在低声交谈。

此外,正泰、华峰、华北和麦购等几家公司的老总也在场。

陈延森微笑着点头示意,这几人虽然也回应了,眼神里却藏不住满满的防备。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陈延森头上顶着“行业搅屎棍”的名号,他们心里自然忌惮,生怕陈延森跨界杀来,抢了自己的饭碗。

至于前车之鉴,那可就太多了。

就拿电动车和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圈子里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深蓝科技就是压在他们头上的“太上皇”。

要是即将推出的橙子汽车,借着深蓝电池的技术优势,把高续航电车的价格压到 ,怕是都得死绝!

换句话说,要是橙子车业再推出几款电动自行车,雅迪、爱玛这些老牌企业,估计也得当场面临倒闭危机。

谁能打得过森联资本啊?

人家手里攥着动力电池的核心供货权,要想捏死几家没什么核心技术、只靠组装生存的厂子,简直易如反掌。

没过多久,商务协会、银行协会、证券协会和经济发展协会的一帮高层陆续赶到。

待人到齐后,坐在主位上的李青松敲了敲桌面,原本嘈杂的大厅瞬间安静下来。

随即沉稳有力开口道:“今天把大家请来,主要是聊三件事:一是民营资本如何助力实体经济转型,二是跨境产业布局的政策支持方向,三是民营银行的试营业规则。”

说完,商务协会的会长补充道:“目前国内传统制造业面临技术升级瓶颈,互联网企业虽有流量和模式优势,但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度还不够。

而跨境领域,不少企业想走出去,却卡在物流、合规和本地化运营上,这次会议就是想听听大家的需求,后续好针对性出台扶持政策。”

有资格发言的人,都是各个协会的负责人,手里捏着政策的制定权和解释权。

陈延森只听了几分钟,就扛不住了,旋即一心两用,一边留意重要信息,一边在脑海里推演运动控制算法模型。

耳边不断传来“利率市场化”、“股票发行注册制”、“p2p网贷包容性监管”和“化解债务风险”等关键词。

随便听明白几个词,都能转换为数以万计的财富。

马文腾眯着眼睛,脑子里转得飞快。

不知过了多久,会议室里突然响起银行协会会长赵滨海的声音,他点到了陈延森的名字:“森联资本在互联网金融和保险领域,都是行业里拔尖的存在,我想问问陈总,你对民营银行的监管问题怎么看?”

陈延森收回注意力,轻笑着问道:“关于民营银行四个字,我只看到了民营,没看到银行!”

赵滨海闻言一愣,听出了陈延森的挑衅之意。

马立云和马文腾对视了一眼,暗自咋舌,不禁感慨道:“他怎么敢的!”

李青松饶有兴趣地打量着陈延森。

“物理营业部不准开,大额对公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大型项目融资都不能做,这是银行吗?”

陈延森毫无顾忌地反问道。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