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再次入账318亿美币!上市前最后一轮

陈延森缓缓开口道。

以筷跑的潜力,压根不缺投资人。

柳怡青暗自皱眉,从陈延森的语气里,她只读出了“强势”两个字。

在高盛工作多年,她还是头一回碰到这样的创始人,完全没把投资机构放在眼里。

可当她扫了一眼其他人的神色,却又不禁惊讶,每个人都面色如常,明显是认可了陈延森的决定。

朱啸虎倒吸一口凉气,上一轮金沙创投就被淘汰过一次,这一轮他特意提高了报价,把第一版 。

可让他懵逼的是,陈延森的底线竟是 !

足足拔高了 。

同时,既然陈延森敢这么说,就意味着不止一家给出了 。

柳志平淡淡一笑,气定神闲地坐在位置上,把玩着手中的签字笔,随后在报价单上,写下事先定好的数字。

企鹅是筷跑的第二大股东,估值越高,收益就越多,他很乐意帮陈延森抬轿子。

“ ?”

余横眯着眼睛,这个估值与他的报价相差了 ,以他的权限倒也能做主。

朱啸虎环顾左右,将其余几人脸上的神色尽收眼底,心里不由地‘咯噔’一声,别人都是淡定自若的表情。

陈延森往后一靠,等着最终一版的报价。

按理说,在签订初步书面协议之前,流程应该是‘启动会→尽调→内部评审’,之后才会进入报价阶段,从而确定投资金额、股权比例、估值、交割前提、股东权利等。

但谁让筷跑占据着主动权呢?

尤其是柳志平、余横和张磊三人,早就熟悉了陈延森的行事风格,所以也懒得争辩,跟着拿起签字笔,在报价单上快速落笔。

朱啸虎咬了咬牙,终究还是没敢迟疑。

十分钟后,陈延森的视线扫过递上来的报价单,然后不紧不慢地公布道:“恭喜企鹅、华科和高盛。”

朱啸虎愣在了原地。

张磊推了推眼镜,微微一叹,像筷跑这样的行业巨头,高瓴竟只投了一轮,持股比例仅有2.6%,预期收益有限。

接下来的流程,陈延森交给了裴毅和高伟林负责,自己则拉着柳志平、余横等人,去了一间办公室喝茶闲聊。

朱啸虎和张磊对视一眼,也跟了上去。

虽说生意没谈成,但来都来了,自然要趁机加深些交情。

与此同时。

泰华集团的杨威东接到了森联资本投资部的电话,在听清对方来意后,脸上立马浮现一抹狂喜。

另一边。

裴毅在与企鹅、高盛、华科签完投资意向书后,心里忽然涌上一阵不真实的感觉。

c轮融资31.8亿美币,企鹅获得4%,高盛4%,华科2%。

短短两三年时间,筷跑的估值就飙升到 。

次日一早,陈延森乘车赶往mh区的紫竹软件园。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