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B轮,估值120亿!森哥,兄弟可没给

陈延森看向王超问道。

“陈总,我喝白水就行。”

王超拉开一把椅子,坐在了陈延森对面。

孟云闻言,从一旁的饮料机中,给王超拿了一瓶矿泉水,放在对方的面前。

接着,不等陈延森吩咐,便主动退了出去,并把办公室的房门合上。

“听说北汽 ev ?”陈延森轻笑着问道。

“是的, ,比如igbt模块用斯达半导的,电容换法拉电子,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成本降低了40%。”

王超没有急着回答,先是理清思绪,才慢条斯理地回道。

“你觉得要想成功打造一款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点是什么?”

陈延森继续问道。

“政策。”

王超言简意赅地答道。

他顿了顿又说:“在技术不成熟、成本高昂的情况下,若没有补贴、牌照优惠和产业扶持政策,我敢说,新能源汽车一年连5万辆都卖不掉。”

“还有呢?”

陈延森不置可否地说。

“其次是电池技术突破,在深蓝电池出现前,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仅每公斤 ,国内汽车厂商推出的纯电汽车,大多续航只有 。

不过深蓝电池上市后,虽然解决了性能问题,但其成本过高的短板依然存在,仍需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来实现成本下降。”

王超侃侃而谈道。

“你对充电基础设施怎么看?‘换电为主、插充为辅’还是‘插充为主、换电为辅’?”陈延森又问。

“从人性角度和用户习惯出发,插充一定优于换电模式。”

王超语气笃定地回答道。

听到这里,陈延森轻轻一笑。

他没想到,王超在履历上的表现虽中规中矩,眼光却很值得称道。

接下来,他又相继问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以及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系统方面的具体问题。

从冲压模具的精度控制,到焊接车间的自动化率标准;从涂装线的环保工艺要求,到总装环节的柔性化生产方案,再到电池热管理技术的难点、驱动电机的能效比优化,及电控系统的响应延迟问题,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的全链条核心环节。

王超一一作答,不仅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行业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还结合自身经验指出了现有模式的改进空间。

比如他提到焊接环节可引入激光焊接技术提升接缝强度,三电系统需通过一体化设计降低能量损耗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