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买菜?”
“要不然呢?”
柴米和宋秋水都陷入了迷茫:卧槽!那他这饭馆开的牛逼,连一个菜都没有,那还不如开门大吉了。
两个人当然也不是来吃饭的,索性就闲聊了一会儿。
说了几句,便感觉这老板精神状态不是很好。
毕竟,人家根本没功夫和柴米闲聊,直接回去了。
柴米无奈,只好和宋秋水一起出来,回到刘志敬的修理铺子了。
“大志,那块的房子,是租还是卖的?”
“也租,也卖。”刘志敬说道:“那是乡里的产业,现在没人要了。连后边那个大院,加起来,一共两万块钱,一直张罗着要卖,没人买呢。要是租的话,一间上下层一千五一年。”
“为什么租比直接买贵这么多?”
“因为租有人能租的起,买就费劲了。两万块太多了……”
柴米点点头。
她现在确实有点钱,但是这个时代两万块钱实在太贵了。
贵到绝大多数人根本买不起的份上。
四间房子加上后边大院,两万块钱,这个价格其实在这个时代,还是相对合理的。
“里边是不是更贵一些?”
“集市入口那最贵,要五万呢。别看差的不远,但是钱差的太多了。”
“那你对面那呢?”
“对面是粮库的地盘。没问过。”刘志敬如实回答。
刘志敬修理铺对面就是粮库。他这个房子,是属于坐南朝北的。
而对面,坐北朝南。
阳光什么更好一些。
但是,那边是粮库。
粮库很大。
西边一排房子分给了乡里的供销社。
东边一排闲置。
“要不我帮你问问去?”刘志敬忙完了活问道。
“去吧。”
于是刘志敬便去打听了。
过了一会儿,回来说:那不行,粮库不卖,也不租,是人家粮库单位的。
原本乡里是有一些产业的,不过都倒了。但是粮库没倒,也倒不了,所以不缺钱。最关键的是,他们不想改变那几个房子的使用性质,所以不行。
随后又问了几家,都不是很理想。
要么太贵,要么太偏。
“要不,你就在我隔壁这屋?”刘志敬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一排房子,一年一千多,我就用了两间。还有四五间空着。地方够大,就是挨着我这,不太干净,有机油什么的。得重新找人刷刷墙。优点就是便宜,缺点就是得装修。”
“你当时租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