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郑乔并没派兵去宰了彘王等人。不仅没这么做, 还下诏令,号召仁人志士讨伐逆贼, 不论出身过往,谁能在讨伐之中建功立业,或加官进爵, 或裂土封王……看似是一封很正常的诏令。
可里头的猫腻太多,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不论出身过往”。翻译一下就是——郑乔度量大, 只要能立功, 即便立功的人曾经举兵造反, 也能一笔勾销!
只论功, 不论过!
说着,沈棠思路越发通畅。
分析道:“若说郑乔有能力剿灭彘王叛军, 他何必许下‘裂土封王’这样的承诺?”
画大饼也不是这么画的。
“……若说没能力,似乎也说不通……”
国玺的优势可不是说着玩的。
“除非——郑乔因为某种原因,暂时无法发兵,只能借助外力牵制彘王势力做大。他怕饵不够大, 其他鱼不肯上钩, 便抛出一个无人能抵抗的诱惑?听着像是在拖延时间……”
顾池眼底一闪而逝的惊异。
“沈郎聪慧, 猜测八【九】不离十了。”
沈棠问:“这么说,你知道原因?”
顾池:“其实不难猜测。彘王他们为何能这么快策反曾经效忠郑乔的心腹?因为被捏住了把柄, 这把柄一旦被郑乔知道,必死无疑。他们除了反, 没有第二条出路!”
由此可见,郑乔多么不得人心。
他行事狠辣,不止敌人畏惧,身边的人更畏惧, 而畏惧不能令下属真正死心塌地。郑乔让下属畏惧的同时,也滋长他们的野心。只消一个机会, 他们会毫不犹豫背叛!
只为脱离郑乔的掌控!
顾池淡淡地道:“彘王的例子也给了其他人启发——趁机会反了郑乔才是保住小命最稳妥的法子!如此一来, 郑乔当然不敢这种时候派兵清缴彘王叛军, 因为一旦他下放兵权, 那些反意的心腹将领做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杀他!”
相反——
引各路势力跟彘王火拼,不管哪一方胜,或者干脆两败俱伤,郑乔都稳坐钓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