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开始呈上酒菜。
每个人的案几上都有相同的,最先上的是春令时饌,一道金橙渍玉板,这是取初春笋尖最嫩处,以蜜渍金橙汁浸透,摆作层迭玉阶状;一道“羊春白雪”,羊肋排熏炙,肌理间嵌著白色的汤汁;一道霞羹,也就是瓣与豆腐同烩,盛在琉璃碗中如霞映雪。
“都尝尝樊楼的手艺。”
朋友聚会,晏几道並不太讲究规矩,不等菜上齐,直接示意眾人开吃就行了。
既然东道主说了,那大家自然也就不客气了。
陆北顾用筷子挨个尝了尝。
“你觉得如何?”他问旁边的苏軾道。
作为朋友,这时候他其实也受到了影响,只想找点话题,缓解一下对方的低落的心情。
苏軾想了想之后,认真答道:“看著极好看,味道倒是也还不错,但汁都有些偏甜,选的食材都没发挥出本味,太依赖料汁了。”
对於苏軾这种吃货来讲,这些用来摆盘好看的菜,明显不如能让他吃个痛快的菜更让他来的开心。
“再等等,看看后面的。”
接下来,又有人捧朱漆食盒鱼贯而入。
首道大菜“驼峰炙”是盛在银盘中的,骆驼峰肉切成云片状,用炭火燻烤出来,佐以酱料。
“这个看著是个硬菜,很有食慾。”陆北顾想道。
他尝了尝,驼峰肉肉质鲜嫩,入口即化,蘸著酱料更是好吃,果然比前面摆盘的那三道菜强多了。
而第二道大菜“玲瓏牡丹鮓”则以鱼肉雕作牡丹绽放状。
“这道菜我每次来都点。”
晏几道轻点鱼鮓给眾人介绍道:“黄河解冻后捕的鱼,取肉雕作二十四瓣,配上秘调的汤汁极为美味。”
宋人喜羊肉更喜鱼鮓,这道菜虽然陆北顾没那么爱吃,但却明显受到了大家的广泛欢迎。
隨后的大菜,还有鹿鸡同炙切肉摆作崑崙山状的“小天酥”,以及鵪鶉肉做成的“箸头春”,而之所以知道每道菜叫什么.是因为每道菜皆有人唱菜名。
而最后一道大菜,就比较厉害了。
是由四名壮汉抬进来的,竟是“浑羊歿忽”。
这道菜是最有说法的,羊腹中塞满糯米与鹅肉,鹅腹又裹著乳鸽,鸽腹藏有乌鸡蛋,层层剖开时异香扑鼻,满座皆惊嘆。
每人都有一大盆,陆北顾尝了尝,味道確实不错,而且这个食材明显是下本钱了,选的都是新鲜的。
他刚想问苏軾这些主菜味道怎么样,却见苏軾正在埋头猛吃,估计是想借著美食缓解一下悲伤的情绪吧。
“不知这一晚,得多少费?”
张载这时候很好奇,就开口问了问。
晏几道轻描淡写地答道:“后面还有不少玩的,拢共加起来数百贯吧。”
听了这话,陆北顾暗嘆此等奢靡確非寻常市井百姓可以想像,这相当於一晚上就把家宅扔进去了一半。
就算他手上有澄明斋这种挺挣钱的独门生意的股份,也是捨不得来这种地方消费的嗯,一个人来或许还能咬咬牙,但请一群人来,那真承受不起。
如此说来,也怪不得晏殊贵为宰相,给儿子们留下了那么丰厚的家底,可晏殊去世几年不到,晏几道就落魄了。
照他这个消费水平,不说平时跟名妓往来送的礼物,就是隔三差五来樊楼玩一玩,多厚的家底也顶不住啊!
不过,晏几道的家世和他的成长环境也决定了,他就是这般浪荡贵公子的性子,讲义气,讲排场,也捨得给朋友、女人钱。
现在陆北顾是受他的邀请来参加聚会,无论怎样,是不好当眾规劝,拂了晏几道的面子的。
否则的话,按照晏几道的性格,很可能朋友都做不成了。
“等回头晏几道来澄明斋的时候,再私下劝劝他吧。”
而就在眾人享受美食之时,忽然过道上传来了一阵爭吵之声。
虽然包厢的隔音效果很好,但是因为有人送素菜和点心,所以在推开门的时候,爭吵声还是不可避免地传了进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