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春风走马少年郎【求月票!】

直到走出左掖门,到旁边专门更衣的房间里更衣的时候,陆北顾才得空仔细看看这条荔枝金带。

他的指尖摩挲着,那精致的纹路仿佛刻印的不是纹,而是他一路走来的轨迹。

合江县学里起床晨读时冷冽的空气,与自己一同用功的友人;泸州州学藏书楼里苦读的深夜,油灯昏暗,窗外虫鸣唧唧;马季良园文战前的紧张筹备,与林希交锋时的屏息凝神;省试考场内风雪交加,寒气刺骨,手指几乎握不住笔,那篇自认未能尽善的《中唐论》;殿试时,凝神静气,将恩师宋庠的教诲、冯京的经验融汇笔端,写下《民监赋》时的笃定;东华门外等待放榜时的心跳如鼓,听到自己名字高居榜首时的刹那恍惚.

更有那惊心动魄的构陷风波。

姐夫贾岩身陷囹圄,自己险些无法参加殿试的危急时刻,若非恩师宋庠全力庇护,若非福康公主在宫中的转圜,若非田况那一点心存疑虑的拖延,若非王安石帮助他唱空城计.此刻的他,焉能站在这里,捧着襴袍、金带?

他这一路走来,有寒窗苦读的孤寂,有扬名之后的欣喜,有遭遇强敌的挑战,更有前路悬于一线的惊险。

而这一切,如今都化作了手中这份沉甸甸的荣耀,以及肩膀上更为沉重的责任。

官家的格外青睐,这金荔枝带,是恩遇,是赏识,但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束缚?将他推到了万众瞩目的高处,也将他置于风口浪尖。

他的前路,绝非坦途。

他想起先父遗稿中那触目惊心的记录,更想起贾昌朝那隐藏在幕后的阴影。

但——

陆北顾深吸一口气,将胸膛中翻腾的情绪缓缓压下,目光逐渐变得坚定。

既已越过龙门,便是从此飞黄腾达!

他要以此身,查旧案,雪家冤!

他要以此身,践经世济民之志!

他要以此身,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念头已定,陆北顾心中的波澜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

在更衣房间内,他褪去旧日青衫,换上那袭象征进士及第的崭新绿襴袍,系紧衣带,再将御赐的金荔枝带小心地环扣腰间。

他只感觉金带沉甸甸的,甚至有些拽着他的衣衫往下坠。

然而当他整理衣冠,重新走出左掖门旁的更衣房间时,等候在外的众人眼前皆是一亮。

只见陆北顾身着一袭崭新的绿罗襴袍,衣袂飘飘,更衬得身姿挺拔,英气逼人。

那腰间的金荔枝带更是璀璨夺目,与他俊朗的容貌相得益彰,整个人真真夸一句“玉树临风”毫不为过。

“好一个少年状元!”不知谁低声赞叹道。

苏轼毫不吝啬地抚掌笑赞道:“佛要金装,人要衣装,这一身,当真配得上这状元名衔!”

此时,早已等候的礼官上前,将一柄精致的丝鞭递到陆北顾手中。

——这是状元游街的特权。

他随即高声宣道:“请状元郎上马!”

殿外早已备好骏马,皆鞍辔鲜明。

为首一匹白马尤其神骏,通体雪白无杂毛,马鞍上铺着大红锦垫,额前缀着红缨,显得格外威风凛凛。

陆北顾执丝鞭,踏着镫,利落地翻身上马,动作潇洒自如,引得围观众人又是一阵低呼。

借着高头大马的高度,陆北顾的目光望向前方开阔的宫道。

宫门外,开道禁军和诸多仪仗早已备好。

更为盛大的跨马游街与琼林恩宴,正等待着他这位万众瞩目的新科状元。

当然,有人会骑马,就有人不会骑,不过不会骑的,肯定是有人帮忙牵马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