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陆家老宅里的秘密

陆北顾趴在地上,看到里面是一个低矮的夹层,光线从砖石缝隙透入,在浮尘中形成一道微弱的光柱。

夹墙中的空间不大,地上散落着几件他早已遗忘的“宝贝”.一个磨秃了毛的玩具兔子,一艘船板开裂的小小木船,还有一些零碎的物件,早都腐朽了。

他顺着光线,目光逡巡着,忽然落在角落一个不起眼的土黄色陶罐上。

这个罐子,似乎并不是他小时候的玩具!

土黄色陶罐看起来毫不起眼,罐口用油布封着,又以泥浆仔细糊死。

陆北顾心中一动,他竭尽全力地把手臂伸进去,掏出陶罐,只觉得入手沉甸甸的。

在勉强清理出的一小块空地上,他小心地敲碎陶罐。

伴随着泥土碎块落下的,是一个用数层油布紧紧包裹的物件。

他一层层揭开,最里面,是一迭质地坚韧的桑皮纸,虽然边缘已微微泛黄,但墨迹依旧清晰。

而纸上的字迹,他一眼认出正是父亲陆稹的手书。

开篇便是触目惊心的字样。

——“汴河虹桥塌陷案始末,及裴氏、贾氏涉事之疑”。

陆北顾的心跳骤然加速,他屏住呼吸,借着从破窗漏进的微光,急速翻阅。

纸上并非系统的陈述,更像是一份零散的记录与草稿,夹杂着日期、人名、数字与简短的推断。

“裴德谷力主采用‘双绞索’之法加固新造虹桥,称此法乃古法新用,然据历代建造笔记,此法用于此等跨度之虹桥,可承重量颇有疑点,其荐用之绞索质地亦远逊于官定标准。”

“与裴家五郎偶遇,闻其醉后失言,提及‘裴家此次所获颇丰,贾相公亦得.’,言之未尽者何来?莫非与采买劣质绞索有关?”

“查得裴氏亲戚名下‘永丰材行’突然承揽大批绞索之采买,然其出货记录混乱,多有以次充好之嫌。”

“听闻‘永丰材行’与‘隆昌号’资金往来密切,‘隆昌号’似得贾相公庇佑。”

“赴裴府求见裴德谷,欲陈明利害,恳请其督促更换合格材物,以免酿成大祸。裴德谷避而不见,仅遣仆役传话‘此事已决,无须多言’。”

“试制虹桥坍塌,所幸未伤及人员,然朝廷欲究都水监之责。”

“裴德谷、贾昌朝尔等为私利罔顾国事,事后竟欲一手遮天乎?!”

最后几行字迹尤为潦草,墨迹深浓,仿佛绝望的书写者正压抑着巨大的愤怒。

而纸页的最下方,还列着几个模糊的人名,似乎是当年可能知情或经手的小吏、工匠。

陆北顾握着这迭沉甸甸的纸张,指尖冰凉,胸腔内却如同有烈火灼烧。

原来如此!

父亲陆稹早已察觉虹桥案背后的猫腻,甚至可能已经触及了裴氏与贾氏勾结的黑幕以次充好,中饱私囊,最终酿成惨剧。

他并非单纯因工程失败而郁结,而是在试图揭发这黑幕时,遭遇了无法撼动的势力的打压,甚至可能那场突如其来的“暴病”也并非偶然。

裴德谷如今的弹劾,绝非只因旧怨或对嫂嫂的不满,更是做贼心虚!

是怕他陆北顾一旦鱼跃龙门,手握权柄,会重翻旧案,彻查到底!

他小心翼翼地将手稿重新用油布包好,贴身藏入怀中。

这不仅是扳倒敌人的利器,更是洗刷陆家冤屈的希望。

陆北顾站起身,环视这破败的老宅,目光变得无比坚定。

殿试,他不仅要考,还要考得更好!

唯有掌握更大的权力,才能有朝一日,将这些证据公之于众,将那些道貌岸然的罪人,一一绳之以法!

院外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提醒着他时辰已晚。

陆北顾压下翻腾的心绪,回去仔细将洞口重新掩好,转身锁上老宅的大门,将钥匙紧握在掌心,金属的凉意直透心扉。

不远处天清寺的钟声穿透薄暮,悠长而苍凉。

他转身步入渐浓的夜色,步伐坚定。

殿试在即,恩怨未了。

而这条路,他才刚刚走完第一步。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