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指轻叩御案,发出“砰砰”声响:“后来如何?”
“幸得今科省元陆北顾临场作《英雄论》驳斥,义正词严,压服其气焰徐舜卿理屈词穷,正欲发作时,皇城司冰井务押班吕茂已率甲士赶到,將这些夏人『请』回驛馆。”
探事司和冰井务是皇城司下属的两大部门,相比於由禁军亲事官负责的探事司,冰井务则完全由內侍负责。
而“冰井务”的前身,其实只是负责在伏天时送冰块的只不过现在作为情报部门,其职责已经跟名字完全没关係了。
这与清朝的“粘杆处”,有著异曲同工之妙。
邓宣言顿了顿,补充道:“据皇城司报,陆北顾所作《英雄论》,立论正大,文采斐然,在场士子皆为之振奋。而两篇文章均已誊录,不知官家是否一观?”
隨后,邓宣言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纸。
“呈上来吧。”
邓宣言展开纸张,恭谨地放到御案上。
赵禎细细地看著,殿內一时静默,只闻更漏滴答之声。
看过陆北顾的《英雄论》,赵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隨即化为深思。
“陆北顾又是他。”
赵禎又特意从案上拿起一份奏章看了看,隨后才放下问道:“徐舜卿所为,是自作主张,还是夏国国內授意?”
“皇城司探得,徐舜卿此行除朝贺外,似另负有招揽人才的密令。其近日频频接触落第举子,尤以陕籍、蜀籍为多。”
赵禎起身踱步至窗前,望著殿前的庭砖:“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那些落第举子当时反应如何?”
“多数举子义愤填膺,尤在陆北顾作文驳斥后,群情激昂,然当时確有少数人面露思索之色,似为徐舜卿之言所动。”
赵禎闻言,目光从窗外收回,眼神微凝。
“徐舜卿此举包藏祸心,非止於逞口舌之利,意在动摇我士心,乱我朝取士之基。幸有陆北顾挺身而出,以正理破邪说,扬我大宋文华正气,挫其锋芒。此非独一士之胜,实乃国朝养士百年所就。”
听著官家给事件定性,邓宣言连连頷首附和。
“传諭皇城司,把让便装『察子』把昨日酒楼中徐舜卿如何无礼挑衅、我朝士子如何同心抗辩、夏人如何理屈词穷悻悻而退之情状细细说来,然后於开封市井街巷间广为传播。务使汴京百姓,皆知夏使乖张无状,亦知我大宋自有錚錚铁骨,非蛮夷诡辞所能撼动。”
邓宣言心领神会,深知官家意图藉此机会,不仅对內凝聚士民之心,对外亦要在外交方面占据上风。
他立刻躬身应道:“奴婢遵旨,皇城司於市井间多有耳目,察子们善於此道,必能使此事传遍开封。”
“嗯。”
赵禎微微頷首,补充道:“传扬之时须把握分寸,著重宣扬我朝士子之正气与才学,凸显夏使之无理与挫败即可至於少数士子曾有动摇之態,不必提及,勿伤及国朝顏面,亦免为夏人提供口实。”
“陛下圣明。”
邓宣言恭敬应答:“皇城司知晓轻重,定会妥善处置,只扬其彩,隱其微瑕,尽显我大宋上国风范。”
“去吧。”
邓宣言躬身领命,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垂拱殿,立即著手安排皇城司执行官家的旨意。
赵禎独自立於殿中,手掌挎著腰间玉带。
窗外天色湛蓝,几只燕子掠过宫墙,飞向熙攘的开封外城。
而城中,有春风得意的及第者,有心灰意冷的落榜人,有忠心耿耿的臣子,也有包藏祸心的使臣这一切,都需他这位官家来权衡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