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甲上之选!

陈元礼长舒一口气,将卷子轻轻放回案上,眼中已满是激赏。

“教授觉得如何?能评甲中吗?”递卷的学官问道。

“文理俱畅,义理精深!”陈元礼毫不吝啬地给出评价,“破题精准,论述层层递进,引证精当,更难得的是那份沉甸甸的忧民之心和经世之思!此卷经论,可为甲上之选!”

“啊?”

听到这个评价,廨内判卷的学官们都很惊讶。

在大宋,州县级别的考试,通常考生如果能够做到完全符合答案要求,就会给予“甲下”的评价,相当于满分;而如果考生答得确实出彩,比其他满分卷子还明显强一档,则会给予“甲中”作为鼓励;至于“甲上”,那就是既比满分卷子强一档,还得到了主考官的极度欣赏,才能破例给予这个评分了。

显然,陆北顾因为事先了解了嘉州的判卷喜好,才能在本来写的就非常好的基础上,得到了最高的评分。

而传阅了这份试卷以后,学官们也都觉得,这份卷子确实写得极好,配得上陈元礼的评价。

有人提议道:“要不要看看是谁写的?这倒不像是去年四州联考第一名眉州苏轼的文风。”

都说文如其人,去年的优秀考卷,四州州学的考官都是内部传阅过的,所以对苏轼有了解,就苏轼那般洒脱豪爽的性子,便是写“苛政猛于虎”,也绝对不会这么来写。

“考完一起看吧,莫要坏了规矩。”

他示意众人稍安勿躁,按捺住好奇的心情,待所有卷子初步评定完毕,进行最后的复核与排名时再看。

不过当陈元礼再次拿起那份糊名的经论卷,心中的好奇其实也达到了顶点:“究竟是哪位高才?去年四州联考,似乎并无此等人物崭露头角?”

又过了两日,终于到了登分排名的时候。

当负责经论的学官最终撕开糊名条,露出“泸州州学陆北顾”的字样时,官廨内响起一片议论声音。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