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哪吒降龙》

适哪吒七岁,天大旱,赤地千里。

敖丙不施霖雨,反遣海中妖将攫童男童女于岸,哪吒愤而救之,敖丙闻讯来,现真形,张口欲扑。

哪吒叱曰:‘孽畜敢尔!’

遂毙敖丙于乾坤圈,抽筋为绦,悬尸礁骨,众妖将大骇,禀于东海龙王。

龙王震怖,挟涛而至,浪涌千仞,水灌陈塘。”

韩子瑜问道:“这龙王水灌陈塘关,意指的便是如今被大水所困的泸川城?”

“正是如此。”

陆北顾是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改写的,目的便是令这个故事真正能够起到影响城中舆论的作用,肯定要加入一些最契合当下的内容。

随后,他继续写着。

“陈塘关中绅耆惊惧,诣李靖曰:‘今令郎逞凶,抽龙子筋髓,乃绝我陈塘生道!乞将军念关中百姓,献此子以息龙怒!’

绅耆复言:‘关墙或固,然吾侪肉躯,焉抗龙霆?献一人,活一城,非大义乎?’

哪吒欲战,靖阻且收其宝。

哪吒目眦欲裂:‘父跪龙九载饲人子,今又缚亲儿献妖乎?儿虽小,尚知‘唇亡齿寒’之理,龙王所虑,不过陈塘关中,儿凭乾坤圈、浑天绫二宝尚有一搏之力,若献儿,则陈塘关亦不复存矣!’

靖默然。

哪吒遂横剑慨然曰:‘老鳞,吾岂以一人累万民!此身骨血还父母,休害陈塘百姓!’

哪吒既除,龙王再无所虑,其现形曰:‘一子之恨,安足平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