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唐以来泸州中进士的人,姓名、事迹,都会刻上去。”
遥望着碑廊,几名新生不由地有些心生向往若是自己高中进士,也将名字刻在上面,激励着后来人,该是何等荣耀?
“这边走。”韩子瑜熟门熟路地引着众人穿过前院,“正堂是办理入学的地方,后面是讲堂和学舍,西侧是膳堂和浴堂,东侧是藏书楼和孔庙。”
微风拂过,带来远处松涛与墨香的混合气息,陆北顾扭头看去,远处果然隐约可见高大的藏书楼的轮廓,旁边则是掩映在松柏间的孔庙。
这里面是有说法的,东方属木主文昌,所以大的书院都是“左庙右学”的格局,而孔庙的规模,往往不在教学区之下。
而在正堂当面,却是耸立着一株高大的古树。
“这棵树据说是前唐时书院初创时,第一任山长亲手栽下的银杏树,如今已是三人合抱的参天古木了再过几个月,等到秋日金叶铺地,煞是好看。”
正堂内,几位身着儒衫的先生正在案前整理文书。
见众人进来,一位须发白的老者抬头问道:“韩子瑜,你身后这些可是今年新入学的县学生?哪个县的?”
韩子瑜上前行礼:“回先生,正是,这是合江县学榜首陆北顾,其余几位也都是今年新入学的合江县学生。”
负责登记的老者的目光在陆北顾身上停留了片刻,微微点头:“县试文章我看过,不错。”
他推过一本名册。
“先登记姓名、籍贯,领取学牌和《学规》。”
陆北顾恭敬地执笔,在名册上工整地写下自己的信息,他注意到名册上已有十余人登记在前,笔迹各异,有的工整严谨,有的洒脱不羁。
“这是你的学牌。”老者递过一块竹牌,上面刻着姓名等字样,“随身携带,出入州学以及去膳堂、浴堂、藏书楼等地都需查验。”
陆北顾面色古怪地接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