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答道:“因为东西两府和三司,哪怕是上朝的时候,都是要留人值班的,这样若有紧急情况,也可有人处置,通常都是副手轮流值班。”
“原来如此.”
欧阳修目光倏然转向院门方向,声音又低了几分。
“记住这些人的样貌,然后待会儿站班,你跟吴御史站在这儿。”
欧阳修指了指不远处的地面:“你第一天上朝,跟着吴御史就行,多学多看不过该在文武两班队伍里来回走,还是得来回走,纠正风纪是职责所在,哪怕没人怕你,你也得做个样子出来。”
“那若是真有人当面失仪呢?”
“一般没有,要是有人故意挑衅你,你就找吴御史,吴御史是‘知班官’,他会教你怎么处理的。”
他顿了顿,见陆北顾神色专注,便继续道。
“今日朝会,你初入朝堂,多看少言,留意诸公奏对时的神色语态,尤其留意那位。”
欧阳修的下颌几不可察地朝院中那个被数人簇拥、身着紫袍的身影微不可察地一点。
就在这时,待漏院檐角上挂着的铜铃,被拉响了。
“叮铃铃~”
这是准备上朝的信号。
殿中侍御史兼言事御史吴中复率先从待漏院里走了出来,他对着陆北顾微微颔首,示意跟上。
见已经有朝官陆续出来站班排队,欧阳修便也不再跟陆北顾说话,也去找自己的位置.作为权御史中丞他不负责站班排序,那是吴中复和陆北顾的任务。
不多时,待漏院门前,文武官员已依序始立。
他的视线缓缓移动,将这一幕刻入心中。
这便是掌握着大宋中枢权力的一群人啊!
吴中复的声音在陆北顾耳边响起,声音很低,却字字清晰:“文东武西,宰相枢密,序不可乱。”
陆北顾将其牢牢记下,知此站位不仅关乎礼仪,更是朝堂权力格局。
——宰相统领东府,枢密使执掌西府,参知政事次之,枢密副使又次之,武臣则是三衙管军阶位最尊,立于武班之首。
随后,陆北顾开始跟吴中复一左一右,进行巡视,纠正风纪。
吴中复走右手边,也就是东边,负责巡视文官,主动承担了最重的任务虽然之前其实都是他一个人巡视的吧。
但现在有了新同僚陆北顾,他也是有意将更好巡视的武臣这列,交给了陆北顾。
陆北顾这时候并没有因为自己官职是这些朝官里最低的而心中犯怵。
他目光锐利地扫视过这些武臣。
不过这些武臣既然是能上殿参朝的,品级自然也没一个低的,绝大多数也都是开国功臣的后代,因此,并不惧怕陆北顾。
但好在,倒也真没谁特意跟陆北顾过不去,所以很快他便完成了站班巡视工作。
而吴中复的工作也很细心,怕陆北顾弄不明白武臣这边的站班序列,有人站错了导致陆北顾担责任,便又从后头带着陆北顾走了一遍。
直到确认文武两班朝官,今日站班无误,两人才一前一后分开押队前往宣德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