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参谋长论战!

“但战场上的东西和学院里的还是有些差异的。”

“在战场上,我们要考虑每一个可能,再重点研判主要,不在意次要。”

“鬼子有很大的可能会通过平绥铁路发起进攻。”

“走满蒙边境这条路是一个最不可能的可能。”

“但德军突袭法国的时候,那时候也没人想过德军会用装甲部队绕过马奇诺防线,穿越阿登森林。”

“最终造就了法国 。”

“满蒙边境这条路线,同样在我们看来是不可能的路线,但如果说,鬼子的真实意图不是进攻我们,仅仅是解救包头的鬼子战车第三师团呢?”

陈铭朝着刘参谋长问道。

刘参谋长很聪明,从陈铭的提示中明白了过来。

“您的意思是,鬼子在热河的两个师团,未必真要进攻我们,只是为了麻痹我们,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然后派出兵力轻装前进,带上补给走满蒙边境直达包头,利用包头鬼子装甲力量的优势,突破防线吗?”

刘参谋长朝着陈铭问道。

陈铭点了点头:“是有这样的可能。”

“假如我是鬼子,我就会考虑这条路线,选择最不可能的可能,出奇制胜。”

“声东击西,先把包头的装甲师团解救出来,就能解放一支强大的力量。”

“到时候有了装甲师团这支力量的加入,再加上其他的几个师团,实力会更强大,胜算也最高。”

“后续哪怕进攻不顺,装甲师团也是已经保住了,丢的不过是一座没有了价值的包头罢了。”

“而第一种路线,虽然风险低一些,但若是进攻不顺僵持了下去,或者直接是进攻不顺,无奈撤退。”

“那包头的装甲师团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一次大规模战役,可不是说发起就发起的。”

“而那时包头的鬼子被我们围了一个冬天,不说弹尽粮绝但也差不多了,绝没有再坚持几个月的可能。”

“一个失去后勤半年甚至更久的装甲师团,比一个普通的鬼子丙种师团好收拾。”

陈铭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参谋长听完后,恍然的点了点头,感慨道。

“果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需要时间检验,实践也需要知识为根据。”

他感慨完后,又问道:“那我们的部署是不是需要调整一下?”

陈铭摇了摇头:

“不用,战争指导的艺术在于解决主要矛盾,敌人进攻路线的分析,不需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路线。”

“应该遵循抓大放小,优先研判交通干线、资源要地等战略命脉。”

“因势而变,根据战场阶段如防御、相持、反攻的动态调整重点。”

“还要发挥人民战争的作用,依托群众情报缩小研判范围,在关键区域实现精准打击。”

“对于满蒙边境,派一些侦察骑兵和发动群众监视就好了。”

“我们的重心,还是要放到平绥铁路这条路线上来。”

参谋长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嗯,继续分析吧。”陈铭开口说道。

“是。”

参谋长继续分析道:“我们以平绥铁路这条路线作为鬼子关东军进攻路线分析的话。”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