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午时已到,该收网了!
大黑河一线,鬼子的装甲联队终于抵达了这里。
钢铁洪流卷起的尘土弥漫在河谷之间,引擎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打破了这片土地久违的宁静。
相较于依靠双脚行军的步兵,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确实快上不少。
在几支奉命驰援的鬼子部队中,战车第十三联队一马当先,率先逼近大黑河防线。
烧油的铁疙瘩,终究比吃饭的血肉之躯跑得更快、更不知疲倦。
联队先头部队的坦克和装甲车刚抵达河岸,瞭望哨就敏锐地发现了情况。
“报告大佐,黑河桥对面,发现支那部队小股敌人,他们构筑了简易工事,似乎打算阻击我军。”
坐镇指挥的鬼子大佐从装甲指挥车中探出身,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对岸。
河风吹拂着他沾满尘土的军大衣,他眉头微蹙,神色警惕。
“敌人有多少人?装备如何?”他沉声问道。
“初步观察,大约三百人左右,正在紧张加固阵地。”
“从军服判断,应该是支那军的民兵部队,装备看起来比较简陋。”
侦察兵恭敬地汇报。
“呦西。”
大佐放下望远镜,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装甲板。
“土八路素来狡猾,尤其擅长设置陷阱。”
“他们明知我军装甲部队将至,却只派这点兵力守桥?事有反常。”
“立即组织火力进行试探性进攻,彻底查明对方火力配置和防御强度,严防有诈!”
这位大佐以谨慎多疑著称。
尽管侦察兵报告对面只有三百多名看似民兵的敌人,他依旧不敢大意。
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面对最多的是让日军战车第三师团屡屡吃亏的独立支队。
过去几个月里,对方总能用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他们造成损失。
虽然每次损失不大,但却像一根根刺扎在心上,让人不敢丝毫小觑。
“哈依!”传令兵立刻跑去传达命令。
很快,一支由十辆九七式中型坦克,两辆九五式轻型坦克打头,配属一百多名精锐步兵的加强中队开始向前推进。
坦克发动机咆哮着,沉重的履带碾过桥面的石子,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嘭!嘭!”
鬼子的坦克炮率先开火,炮弹呼啸着砸向对岸的阻击阵地,掀起一团团夹杂着泥土和碎石的烟柱。
密集的弹片和冲击波压得阵地上的战士们几乎抬不起头。
鬼子步兵则猫着腰,利用坦克车身作为掩护,快速向桥对岸移动。
“打!”
眼见鬼子先头部队已经上桥,负责指挥佯动的孔捷部二营副营长一声令下。
刹那间,步枪、有限的几挺机枪同时开火,子弹叮叮当当地打在坦克装甲上,溅起零星火。
掷弹筒也嗵嗵地发射了几枚小型榴弹,在鬼子步兵群中零星爆炸。
这火力强度,明显高于一般的地方游击队,但又远弱于主力部队。
这正是孔捷想要达到的效果。
既能让鬼子相信他们是“有战斗意愿但实力不足”的地方守备部队,又不至于因为火力太弱而让鬼子起疑。
在坦克掩护下,鬼子试探部队承受着稀疏的火力,稳步推进,很快便通过了桥梁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