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以前靠几个人来处理这些工作已经不行了。
几十个营的指挥,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涉及数个省的战事。
要是只靠几个人来处理这些信息,就算把人累死也不可能处理完。
陈铭听着参谋长王大飞的汇报,眼前看着地图,结合自己脑海中几支部队的次级地图,心里快速的分析规划着。
几分钟后,陈铭有了决定。
“好啊,一个装甲联队,两个步兵大队,这次咱们锅里的肉越来越肥了。”
陈铭笑着说道。
“是啊,鬼子竟然只出动了一个装甲联队,六十多辆坦克,咱们的特种支队训练了这么久,终于可以试试他们的成果了。”
参谋长王大飞笑着说道,同样没把鬼子出动的这个战车联队放在眼里。
先不提鬼子的战车联队的装备和兵力优势,单是兵员素质鬼子就比不上。
鬼子的战车联队,可是原来的骑兵集团改编的。
就这几个月的时间,一群骑马的骑兵就能熟练玩起装甲作战了?
当然,独立支队的特种支队整编的时间也和鬼子差不多。
但别忘了,在整编特种支队之前,独立支队已经有一个装甲连,并且训练出了一批装甲兵。
有这些装甲兵的底子,在装甲作战方面,装甲大队是占优的。
这几个月里,特种支队训练的主要方向是各兵种之间的配合,增加作战时的配合默契度。
鬼子的装甲部队,不可能在几个月里就完成骑部队到装甲部队的转变,并且配合默契度也不低吧?
更何况,陈铭带兵练兵的本事众所周知。
他带出来的兵,成材率和成材速度远超其他的部队。
这个现象到现在也没人能搞懂,其他部队的指挥员们无不羡慕,多次派代表来学习经验。
然而却没有多少作用,最终只能归结于陈铭练兵舍得投入资源,加上独立支队的师资力量强大,这才能有那么强的效果。
毕竟教育和训练速度这种东西是抽象的,不能直接量化很难解释。
靠着特种支队更强的配合度和训练度,加上孔捷部部署在了土左旗地区。
区区一个装甲联队,来了就是送菜。
要是特种支队加上孔捷部全部主力,打不过鬼子一个装甲联队,孔捷和周卫国也别带兵了,乖乖回家奶孩子算了。
了解完战场形势后,陈铭下达了作战部署:
“王参谋长,你记一下,我做如下部署调整。”
王大飞立即拿起本子开始记录。
“以独纵四、五大队,外加两个独立游击大队,强化丰镇防线,挡住鬼子增援的两个步兵大队。”
“独纵第一大队,加独纵榴弹炮连,火箭炮营,包打归绥。”
“独纵独立第一大队,并独纵山炮营,两个炮兵营,围攻集宁。”
“独纵第二大队并特种支队,火箭炮营一个连,于土左旗以大黑一线,阻击包头的鬼子装甲联队。”
“骑兵支队四个骑兵大队,在商都,武川一带,封锁鬼子向北逃窜的道路,监视热河方向的鬼子。”
“第三大队做预备队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