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队的推进速度还是慢了半拍。”
陈铭对身边的参谋长指出问题。
“步兵与机枪火力的协同需要再加强。
告诉何建新,一周内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是!”参谋长迅速记录。
午后,陈铭来到炮兵阵地。
反坦克炮隐蔽在精心伪装的阵地中。
“伪装做得不错,但转移阵地的速度还是不够快。”
陈铭掐着怀表计算时间。
“鬼子坦克不会给我们十分钟慢慢挪炮。
告诉反坦克营,三天内转移速度必须缩短到六分钟以内。”
“首长,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反坦克营营长面露难色。
“战场上鬼子会给我们讨价还价的机会吗?”
陈铭反问,语气不容置疑。
“练!练到能达标为止。我要的是能打胜仗的兵,不是只会操演的仪仗队。”
夜幕降临,陈铭仍在指挥部研究地图。
油灯下,他的手指在归绥、集宁、包头三地间移动,不时用铅笔做着标记。
“后勤准备得如何?”
他头也不抬地问刚进来的后勤部长。
“已集中调运粮食一千五百吨到指定地点,弹药储备充足,医疗物资也已就位。”
后勤部长李柱递上一份清单。
“这是各部队补给分配方案,请首长过目。”
陈铭仔细审阅着清单,偶尔提出调整意见。
“骑兵支队的马料增加百分之十,他们需要长途奔袭;
特种支队配发双倍基数的弹药,特别是手雷和炸药,油料多配50%,还有.”
大战将至的肃杀气氛弥漫在部队中,每个战士都能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后勤部也动员了起来,集中调粮到指定地点,为大军接下来的作战准备粮草。
十月中旬,一封作战计划书被送到了总部。
总部首长们联名签署了这份《战役预备命令》,明确了独立支队的作战目标。
作战计划书同步上报后方。
两天后,陈铭的未婚妻程清容抵达了前线。
“咱们这么多人的调动,小鬼子肯定发现了异常。”
“毕竟根据地里汉奸和鬼子的情报人员肯定是少不了的,得给鬼子吃一颗定心丸。”
“把消息传播出去,就是我陈铭要结婚了,届时会有重要人物参加,这次调动兵力是为了警戒。”
陈铭下令道。
“是。”
这是早就制定好的计划。
以独立支队如今的体量,大规模调动部队根本不可能完全瞒过鬼子的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