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被领导做局了!

“陈铭这小子,带兵真有一套邪的。”

“老子照着他送来的训练大纲,弹药可劲造,挑的也是好苗子,练出来的兵确实不赖,可一拉到这儿比划,怎么就总觉得差了点味儿呢?到底是差在哪儿了?”

旅长确实下了血本。

靠着陈铭上缴的丰厚“家底”,他手头宽裕了很多。

特意抽调精锐,完全参照独立支队的训练模式和弹药消耗标准,硬是喂出了一支标杆连队。

这支连队战斗力提升显著,远超普通部队。

可一旦与独立支队的连队同场竞技,无论是在战术灵活性、战场适应力,还是在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上,总是被全面压制。

旅长百思不得其解,训练量一样,装备水平甚至更好,战斗经验也差不多丰富,为何结果迥异?

最终,他只能将这种差距归结于一种无形的东西——军魂。

“独立支队是一支有军魂的部队。”旅长喃喃道。

“而陈铭,就是这军魂的铸造者。”

所谓军魂,并非玄学,它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信念,是哪怕身处绝境、敌众我寡,也坚信自己能撕裂敌人、夺取最终胜利的绝对自信。

这种信念,源于独立支队自成军以来,一场接着一场的辉煌胜利,是用鬼子的尸山血海和一次又一次的以弱胜强浇铸而成的!

连级对抗的硝烟尚未散尽,更令人期待的营级对抗赛紧接着擂响战鼓。

独立支队下属六个大队,各抽调一个齐装满员、约六百人的精锐营,通过抽签决定对手,两两对抗。

第一轮淘汰三个营,之后三个败者营中表现最优异的一个获得复活资格,加入第二轮,最终角逐出最强的两个营。

这两个营,将获得优先换装、补充兵员,并作为骨干力量编入即将成立的特种支队,意义重大。

抽签仪式简短而紧张,结果很快公布:

第一大队何建新部 vs第二大队孔捷部

独立第一大队丁伟部 vs第三大队李有胜部

第四大队王贵部 vs第五大队罗简部

对抗场地选在根据地边缘一片广袤的区域,包含了山地、河流、丛林和几个废弃的村落,地形复杂,足以模拟各种战术情况。

裁判和观察员散布各处,紧张地记录着双方的表现。

整整一天,这片区域枪炮声(空包弹)、哨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

六个营,数千名精锐将士,在这模拟战场上竭尽所能,斗智斗勇。

进攻方力图撕开防线,防守方步步为营;迂回包抄、正面强攻、诱敌深入、固守待援……各种战术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观摩的干部们看得如痴如醉,时而为精妙的配合击节叫好,时而为凌厉的突击屏住呼吸,时而又为顽强的防守感叹不已。

独立支队丰富的战术库和官兵们高超的单兵素养,在这一刻展现无遗。

最终,经过一整天的激烈鏖战,第一轮结果出炉(同样省略具体过程):

孔捷的第二大队一个营,凭借其招牌式的、近乎铜墙铁壁的防御。

硬生生将何建新第一大队那个锋芒最盛、求胜心最强的精锐营耗得筋疲力尽。

最终在一次漂亮的反冲击中夺下标旗,爆出了一个不小的冷门。

丁伟的独立第一大队的营与李有胜的第三大队的营交手,过程相对平稳。

丁伟部凭借更老辣的经验和更细腻的战场控制能力,有惊无险地拿下胜利。

王贵的第四大队的营和罗简的第五大队的营则打得异常惨烈顽强,双方都拼到了最后,最终王贵部以微弱的优势险胜。

根据规则,第一轮失败的三个营中,何建新部那个营虽然落败,但在进攻中展现出的冲击力和组织度被裁判组评为“表现最佳”,获得了复活资格,进入第二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