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107火箭弹问世!五一大扫荡!

贾工带人教会战士们安装火箭弹,准备发射。

“首长,请您移步到安全的区域,目前火箭弹的情况未知,我担心出现意外。”贾工开口说道。

“好。”

陈铭从善如流,采纳了这个建议。

毕竟新武器的情况还未知,要是他头铁,出现什么意外那就冤死了。

移步到安全的地方后,火箭弹也布置好了。

“开始吧。”

陈铭下达了命令。

命令下达后,贾工将电池安装了上去,按下了开关。

“咻咻!”

两枚火箭弹激射而出,目标是一公里外的小山坡。

这一次是测试火箭弹的精准度。

之间火箭弹尾部冒着火,直挺挺的朝着远处的目标射去,在小山坡附近爆炸。

远处小山坡背后掩体内负责观察士兵跑了出来,开始测算火箭弹的偏差距离。

躲在山坡后面的掩体,按照火箭弹的发射轨迹,基本上不会出现意外,除非火箭弹能把小山坡炸平。

但显然最大口径才 。

测算战士测出距离后,当即通过临时电话将情况传了回来。

“报告,第一枚爆炸位置距离目标偏差四十三米,第二枚爆炸位置偏差三十四米。”

收到偏差距离参数后,贾工咂了咂舌:

“一千米就偏差了几十米,这个偏差有点大啊。”

八路军的物资匮乏,对于资源是能省就省,火箭弹的偏差距离如此大,有些不符合贾工的预期。

“我看很不错了,没有哪款武器一研发出来就是完美的,都是在磕磕绊绊中改进才成了精良的武器。”陈铭笑着说道。

“我明白了首长。”

“接下来,测试最大射程吧。”陈铭开口说道。

“是。”

得到命令后,贾工开始调整火箭弹发射架的角度,调到了50°。

理想情况下,45°的角度能发射最远,但那是不考虑阻力的理想情况下。

实际上要想达到最大射程,发射角度需要大于45°。

安装好后,贾工才一次发射了两枚火箭弹。

“咻咻!”

火箭弹向天上飞去,朝着远处疾驰。

这一次测速数据的收集需要更久的时间,直到半个小时后,负责搜索火箭弹爆炸落点的骑兵营战士才传回来消息。

“报告首长,第一枚火箭弹的射程于家沟西侧两百米处,第二枚在小王庄正北两公里处。”战士报告道。

我军没有测试超过几公里距离的设备,所以通常测距会采用参照物测量法。

通过参照物,加上从鬼子手里缴获的军用地图,就能得到偏差仅有几米的具体数据。

鬼子图谋大陆几十年了,绘制的地图精度没的说,比我们自己绘制的还要准。

不过陈铭脑海中有地图,通过地图得到了火箭弹射程的精准数据。

“不错了, .8公里左右, 。”陈铭笑着说道。

这个数据已经十分优秀了。

要知道 。

可以用火箭弹去压制鬼子的炮兵阵地。

一款火箭弹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就是射程和精度,测试完两个重要参数后,这场测试也进行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是检查发射架的情况,查看有么有损坏或者弯曲影响持续使用。

得到了最终的数据汇总到陈铭这里时,陈铭对于兵工厂的成功给出了高度赞扬。

肯定了兵工厂同志们的努力,激励他们再接再励,继续改进,造出一款让鬼子闻风丧胆的武器。

在鼓励过后,陈铭也根据记忆里的 。

“对于发射架和炮管,能不能采用可分装的结构,就用咱们老祖宗的智慧,榫卯结构强度够,也容易拆卸。”

“到时候运输时战士们抱着一根炮管就能运走,还能单独利用炮管发射火箭弹,发挥咱们游击战的优势。”

“等到需要集群使用时,能够随时组装起来集群使用。”

“如果可以的话,看看能不能尝试在极端情况下的使用情况,缺少炮管时能不能设计出能正常发射的火箭弹。”

陈铭提出了一些意见。

贾工听着陈铭给出的意见,眼睛越听越亮。

“首长,您的话真实真知灼见,远见卓识啊。”贾工由衷的说道。

他还想的是研发出武器来,而陈铭想的已经是怎么把武器应用在战场上,以及战场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了。

火箭弹发射架可拆卸,这个设计不难,只需要一天就能造出来,但它的作用却很大。

火箭弹可拆卸后,一下子一坨大家伙就能变成很多小家伙,战士们手扛肩挑就能运走。

这样就不用太过于考虑发射架的重量,可以研发出口径更大,装药更多,更加大黑粗的火箭弹。

同时可拆卸式火箭弹,可以极大提升游击作战的战斗力。

想一想一支十几人的游击队,鬼子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可这时候这支游击队掏出了一根炮管和一根大黑粗的火箭弹。

一下子就能让鬼子傻眼,八路游击队居然有威力堪比 。

这哪还是游击队啊,简直就是一支支索命的阎王,专门索取鬼子的狗命!

“哈哈,看看有文化的人夸人就是不一样,和咱这些大老粗差太远了。”陈铭笑着说道。

听到贾工的拍马屁,陈铭挺高兴的,毕竟不同的人拍的马屁效果肯定不一样。

就像陈铭的贴身特务员大彪,夸赞就会牛逼,厉害,偶尔拽个英明神武的词。

“首长您太谦虚了,要是您都是大老粗的话,我连大老粗都算不上了。”贾工开口说道。

他说的确实没什么问题。

陈铭现在的身上还有个校长的身份,要是大老粗的话还真算不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