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战功和荣誉铸造的一支精锐之师。
面对这样的部队,鬼子被打得节节败退,被迫所在城市中依靠坚固工事防御。
驻蒙军司令部内,求援的电报不断,厚厚的堆成了一小塌。
鬼子驻蒙军司令官野音三郎与参谋们激烈的讨论,到底该如何应对独立支队的进攻。
一部分人认为必须支援,不能放着那些地方不管,尤其是还有怀仁这个同蒲铁路沿线的重要城市,不能落入八路的手中。
不然怀仁一丢,同蒲铁路被拦腰切断,大同的煤炭就不能运输到太原以及其他地方。
同时大同失去了怀仁这个门户后,就会直面独立支队的兵锋,煤矿的开采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
但另一部分人认为,怀仁的情况不适合救援。
因为没有考虑到有一天会在占领区内遭到八路这么猛烈的进攻,怀仁的城防比较空虚,没有太过于坚固的工事。
面对八路的进攻不容易防守,还不如先把怀仁的兵力撤会大同,加强大同的防御。
靠着大同的坚固的防御体系,抵挡住独立支队的兵峰。
等到其他地方的部队腾出手后,再回过头来收拾独立支队。
至于同蒲铁路被独立支队拦腰切断,这也没有什么办法。
反正同蒲铁路前段时间经历过八路军的破袭,到现在还没修好恢复运输,没了也就没了。
两波人吵得不可开交,就差直接在司令部内上演全武行了。
坚持救援的这部分人,痛斥选择撤退防守的人是胆小鬼,面对八路的进攻没有一点胆气,妄为帝国军人,对不起天蝗陛下的信任。
而建议撤退的这部分人,则怒骂这些坚持救援的人是莽夫,打仗一点脑子都不动。
怀仁那种地方,驻蒙军要派多少部队去才能抵挡住八路的进攻?
派出大量兵力救援怀仁后,其他地方怎么办?大同还要不要防守了,武城(今张家口)要不要防守,甚至是归绥要不要防守?
怀仁的重要程度,能和这些战略要地比吗?
怀仁,鬼子还能接受,要是把这些重要战略要地丢了,那麻烦就大了。
野音三郎听着两波人的争吵,被烦的头都大了。
不过两波人的确给野音三郎提供了很多原本没想到的情况。
渐渐的,他内心开始向放弃怀仁地区,把兵力撤回大同的观点。
怀仁毕竟不比大同那样防御力强,面对凶猛的独立支队,很难坚守得住。
要是把兵力撤回了大同后,野音三郎相信,就算独立支队全部出动也别想轻易拿下大同。
大同有重炮,还有坚固的防御体系,面对没有重炮的八路,来多少都不怕。
不过这样做的话,势必会丢失怀仁地区的矿产资源,让这些矿产落入八路的手里。
这对于资源贫瘠的鬼子来说,无异于一个巨大的打击。
最终,野音三郎将这件事上报给了华北派遣军司令部,让岗村做决定。
他得到的命令是坚守,华北派遣军会从其他地方派出兵力增援,合力将独立支队主力消灭在大同盆地的平原地区。
岗村是个中国通,他非常熟悉和八路军的作战。
直到现在,八路军都没有大口径火炮,也没有飞机坦克这种平原地区的利器。
在平原地区和八路作战,鬼子的坦克和重炮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即便独立支队兵力众多,岗村也不担心部队会打不过独立支队。
得到命令后,野音三郎当即从其他地方抽调了第 。
加上华北派遣军从冀北,晋南抽调的两个联队。
组成约一万人的兵力,从大同,朔县,广灵三个方向驰援怀仁地区,企图与怀仁地区的平原地带,歼灭独立支队的主力。
“鬼子这次手笔很大,又一次调集了重兵准备歼灭我们。”
“不过,鬼子要是认为在平原地区失去了游击优势,我们独立支队的战斗力就会拉胯,那就大错特错了。”
指挥部内,陈铭看着地图,朝着独立支队的其他干部们说道。
陈铭的话得到了独立支队一众干部的认可。
他们独立支队打了那么多的仗,除了游击战外,打歼灭战同样是拿手好戏。
一次次的歼灭战就是最好的证明。
即便没有了山区的地形优势,独立支队的战士们也绝不会逊色于鬼子。
“告诉何建新和丁伟,我要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拿下应县,广灵和灵丘后,快速撤退回山区,不要拖泥带水。”
“等鬼子来了之后找不到我们的部队,这么多的部队绝对在这些地方待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