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尼耶山谷的寒冷也达到了顶点,呼出的白气在夜视仪前形成干扰。
宋和平和猎手关闭了所有可能的光源,完全依赖微光/红外夜视仪在嶙峋的怪石和灌木中穿行。
身后偶尔响起的枪声和追兵的喧嚣似乎被无边的黑暗吸收、减弱,变得遥远而飘忽。
然而,那种被凶猛对手追逐的直觉威胁感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因为视觉的限制和寒冷的刺激而变得更加敏锐。
美军的“剃刀”小队同样装备了最新式的四目全景夜视仪和红外激光指示器,在夜间同样具备强大的战斗力。
他们像一群耐心的狼,依靠着高科技装备和无数个夜晚锤炼出的猎杀本能,死死咬着宋和平两人留下的的痕迹。
这场在凌晨寒冷中的追逐,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体能和战术,上升到了意志与耐心的极致较量。
“差不多了。”
宋和平借着岩石的掩护,看了一眼周围的环境。
虽然黑夜中群山轮廓模糊,但对于宋和平这种用图高手来说,只需要看清地形,就能在脑子里的地图上找到相对应的位置。
他又快速回忆并与彼得罗夫斯基约定的汇合点坐标,精确地进行了对比。
“前方大约前方一公里,盆地边缘。我们可以在这里给大毛子们发信号了,如果他们那边一切顺利,估计十分钟后抵达。”
猎手无声地点点头,从战术背心一个专门的口袋里,掏出一个比拇指略粗、没有任何标识的圆柱体——微型红外激光指示器。
他小心翼翼地将激光器对准预定的方向,调整到约定好的不可见红外频率,然后按动了开关。
几次短暂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肉眼和普通设备完全无法察觉的红外激光脉冲,穿透冰冷的黑暗,射向盆地中心那片乱石区域。
这种不可见光其实在无人机的夜视扫描模式下毫无用处,但这里就是汇合点,也是好戏登台的地点。
在这里设置红外激光脉冲发射器,等同告知那些老美的特种兵——自己就在这,来吧!宝贝!
在曼尼耶山谷中心盆地,那片如同巨兽骸骨般散落的乱石堆深处,一条天然形成的、极其隐蔽的岩缝内,彼得罗夫斯基少校手臂上的单兵终端发出了极其轻微的特定频率震动。
取出pda打开,屏幕上,一个伪装成系统图标的接收器标志,规律地闪烁了三下,然后悄然隐去。
彼得罗夫斯基那如同西伯利亚冻土般冷硬的脸上,线条似乎柔和了微不足道的一丝。
“‘客人’准时赴约了。准备接应。‘信号’,你马上给宋指示我们的位置。”
他对着耳麦低语。
“信号”立即钻出隐蔽点,走到观察位置上使用夜视仪对着远处观察。
很快,将近一公里外几个红点在山腰上闪动了几下,又迅速熄灭。
他连忙拿出同款红外指示器,对准宋和平所在位置迅速发射了三次短促信号。
就在“信号”开始和宋和平接头的时候,小队副队长兼狙击手“冷刃”德米特里悄无声息地携带着他的狙击步枪,像只狸猫般攀上了岩缝上方一处视野良好的射击位。
机枪手“铁锤”沃尔科夫则小心翼翼地将机枪前移了数米,架设在一个既能提供猛烈侧射火力,又能被天然岩石完美遮蔽的新阵位上,尽量减小枪身的热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