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点了点头,用英语回答:“yes, i am.”(是的。)
女孩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似乎为自己的猜测得到证实而感到高兴,她小声对哥哥说了句什么,然后也怯生生地用英语说:“our father said that china is a great and very safe country. we are going to study in beijing very soon!”(爸爸说,东大是一个伟大又安全的国家。我们很快就要去bj读书了!)
这次宋和平是真的惊讶了。
他突然明白了。
这俩小孩怕是哈菲兹的儿女。
在战火纷飞之际将未成年的子女送往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读书,这背后恐怕是一位父亲的忧虑、无奈和对绝对安全的极致渴望。
这是一种基于最坏打算的提前布局,是乱世中为人父母最本能的选择。
“beijing is a very good city, very safe. you will like it there.”(bj是个很好的城市,非常安全。你们会喜欢那里的。)
宋和平的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了下来,他用中文补充了一句,“欢迎你们。”
两个孩子听到中文,露出了腼腆而开心的笑容。
宋和平心中感慨万千,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没有什么比一个稳定、和平、强大的祖国更能给她的儿女带来深入骨髓的安全感和尊严了。
无论身在何处,面对何种险境,背后有一个繁荣昌盛、能够保护公民的母国,便是最大的底气。
这一刻,他对自己曾经的军旅生涯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认同感和价值感。
正说着,哈菲兹总统回来了,脸上还残留着一丝处理紧急事务后的凝重,但看到自己的儿女,他的眼神瞬间变得柔和起来,脸上露出了真正属于父亲的温和笑容。
他用阿拉伯语轻声对孩子们说了几句,大概是让他们不要打扰客人,两个孩子乖巧地点点头,好奇地最后看了宋和平一眼,轻轻关上了门。
“我的孩子,他们对东大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总统简单地解释了一句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和无奈,然后迅速恢复了应有的姿态,引着宋和平和厨子走进他那间宽敞、大气、充满了书籍和地图的办公室。
办公室内,沉重的红木书架上摆满了各种语言的书籍,从医学专著到政治历史无所不包。
墙上挂着大幅的西利亚及其周边地区军用地图,上面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
落座后,哈菲兹总统脸上的疲惫感更加明显,他揉了揉眉心,没有过多的外交辞令和寒暄,直接切入主题,语气沉重而坦诚:
“宋先生,叶甫根尼上校,你们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真正的勇士,在最危急的时刻给予了我们难以估量的帮助。这份情谊,西利亚铭记于心。但是……”
他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更加低沉。
“现实的局势依然极其严峻,甚至可以说到了一个新的危险关口。南线的海拜卜和东线的代胡克,得益于二位的奋战,暂时稳定了下来。但是北方的伊德利卜……”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北部一大片区域。
“……hts和其他形形色色的恐怖分子武装像瘟疫一样聚集在那里,他们得到了外部源源不断的资金和武器援助,攻势一浪高过一浪,我们的精锐部队在那里流血牺牲,每天都有英勇的士兵死去,防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