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港的船只很多,倒是入港的航道上冷冷清清,只有“蓝色玛瑙”号一艘船,尤其显眼。
“阿拉伯之春。”努拉低声说,“也门也爆发了。”
货轮的无线电突然爆发出刺耳的阿拉伯语广播,一个激昂的声音在不断重复:“人民已经觉醒!独裁者必将倒下!”
“我们还要靠岸吗?”哈桑擦着额头的汗水问道。
宋和平的视线扫过海港,他的表情坚定而决绝。
“靠岸,到了这里回头不可能了。”他做出决定,“哈桑,我们离开后你立即离港。”
港口已经没有调度员了,哈桑只能在港区附近海面放下救生艇,用救生艇将宋和平等人送到码头上。
“宋,你确定要在这里上岸?”
宋和平点了点头,他不想继续回答这种无聊的问题。
毕竟,任何的指挥官最怕畏头畏尾,做事一旦决定就要一往无前,前怕狼后怕虎,反而会误了大事。
夜幕降临前的亚丁港像一锅煮沸的沥青,混乱而危险。
宋和平、努拉和安东诺夫拿着早就准备好的独立调查记者身份证上了岸。
安东诺夫扛着摄像机,努拉戴着印有cnn标志的帽子,宋和平则挂着长焦镜头相机,三人完美融入了混乱中的媒体队伍。
六小时后,亚丁国际机场货运区。
一架没有标记的湾流3公务机缓缓停转,引擎声渐渐平息。
“守望者”小队队员走出机舱,队长莫里斯走向早已等候在此的当地线人——一个裹着传统阿拉伯长袍的瘦小男子。
“目标位置?”莫里斯开门见山。
“我查过昨晚到现在所有进港的货船,找到你们要找的那艘船。”
线人递过一个平板电脑:“货轮‘蓝色玛瑙’号半小时前刚刚靠港,但”
他调出码头监控,将画面滑到特定的时间段,然后指着画面里宋和平几人走出港区大门的身影:“他们离开港区不到三十分钟。”
屏幕上,依稀能看到宋和平、努拉和安东诺夫出了大门后,刚好碰上一支抗议队伍,几人迅速将阿拉伯围巾拉起遮住脑袋和面孔,很快混入抗议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