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肃清克里木,再占顿巴斯

那人眼看征粮官被留用了,也是精神抖擞,非常配合:

“将军您放心!以沙皇那种昏君的治理效率,他们不可能动作那么快把粮食运走的。您想,秋雨泥泞季虽然对铁路运输影响不大,但对民间各地的骡马、牛车集散影响很大。

在泥泞季结束之前,很多地方的粮食都到不了火车站。就算要去火车站,也要挑连续多日不下雨的时候,否则刚晒干的粮车被雨淋了,就白晒了。

基辅罗斯这地方不比你们德玛尼亚,很多基础设施都非常落后的,运粮畜力车的遮雨防水都做不好,雨天很影响运输的。”

看在对方这么配合的份上,鲁路修又冒险问了一个相对敏感的问题:

“那如果,我们把铁路破坏掉了,尤其是把基辅通往北方奥尔沙的铁路,或是哈尔科夫通往北方库尔斯克的铁路,给破坏掉了。你觉得,沙皇和露沙军方,会如何揣测我们的意图?”

鲁路修不想问得太直白,不想提醒对方“你觉得沙皇会不会意识到我们破坏铁路是为了阻止煤炭和粮食北运”。只想看看一般的露沙铁路官员,在没有先入为主的情况下,会如何评判敌人的意图。

那名铁路局的家伙认真思考了一下,随后自然而然地回答:“那肯定会认为,贵军在试图切断西南方面军从后方获取武器弹药补给吧……”

听到这个答案后,鲁路修也不由颇受启发,意识到自己之前有点灯下黑了。

对啊!为什么要担心“我方破坏跟北边连接的铁路,敌人就会认为我们是阻止粮食和煤炭北运”呢?

铁路本来就是双向的,基辅罗斯大平原地区,在露沙帝国时期,只是工业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基地,但没有机械厂,没有兵工厂。

这里有钢有煤,但无法加工成枪炮和弹药,要靠彼得堡周边的兵工厂来提供后续产业链的加工制造环节。

鲁路修自己把敌人想得太弱,已经开始思考“干掉敌人后怎么收尸”的问题了,但毫无疑问这想的太远了。

敌人可没觉得自己已经死了、已经需要考虑收尸了。敌人还在想着如何抵抗,如何继续死守呢。

所以炸铁路的事情,当然会被解读为“切断军队的武器弹药补给”的一种尝试。

是鲁路修自己想多了。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担心的!直接让隆美尔下一步往东进攻,先上半个多月收割一波。

反正这个时代,拿下基辅只有经济意义,而没多大政治象征意义。所以不差这个把月的时间差了。

只要这期间保持飞艇对基辅和哈尔科夫连接北方的铁路线的破坏,敌人的运力会更加捉襟见肘,哪里还有功夫考虑“如何从基辅罗斯大平原地区北运抢走物资”的事儿。

把一切都想明白融会贯通后,鲁路修终于打发走了那些被俘的露沙官员,然后自己埋头修订参谋计划。

熬了整整一个通宵,终于在次日一大早隆美尔带着装甲师出击之前,顶着两个大黑眼圈,把自己的最新计划交给隆美尔,让他这几天路上也记得看看,有工夫就揣摩一下,后续怎么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