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效果拔群,震惊全球

9月 ,打了整整半夜时间,天亮后才开始地面进攻。

此后的 -赫尔松-亚米安斯克一线的3个军8个师,倒也有所进展。

那些进展速度中规中矩的战线区段,大约可以做到每 ~5公里,两天下来也有8~10了。

而进展最神速、表现最优秀的极个别区段,达到了每天突破 !

在赫尔松至亚米安斯克一线防守的露沙人3个军,被迫放弃了大片最外围的阵地。转为试图依靠大纵深进行迟滞防守、把德玛尼亚人拖到炮兵支援射程以外,再用弹性防御慢慢消耗。

“正面进攻的部队表现都还不错,可惜跟鲁路修那小子差远了。也不知道从昨天凌晨他离开特罗伊齐克之后,这一天多里又推进了多远。

要是他能尽快威胁到露沙人的后路就好了,那样正面防守的这几个军肯定会军心动摇。到时候只要他们一露出被迫撤退的态势,我们这边趁势猛追,肯定能把撤退打成溃败!

可惜不知道这小子现在打到哪里了!”

公爵对照着标注有最新战线变化情况的地图,反复观摩了很久,发出如是感慨。

一旁的其他副官和参谋闻言,也都纷纷附和,表示鲁路修参谋长果然深谋远虑,计划精湛周密,竟能打出如此突破。仅仅一天就突破了占科伊半岛和特罗伊齐克半岛两端天险,杀进大草原。

只可惜,进入大草原后,因为部队机动太快,行踪飘忽不定,无线电联络也无法稳固建立,过去的 。

毕竟装甲车上装的车载电台,功率很小,白昼状态下可能也就二三十公里发射距离,到了夜里因为大气层电离反射作用的变化,信号距离会比白天远三倍以上。

总而言之,进攻方在通过无线电汇报战况方面,比防守方是要更吃亏一些的。

防守方可以依赖每座城镇和要塞的大功率固定电台发报,每座城镇在失守前都来得及发出电报告诉后方自己失守或者投降了。

而进攻方如果没有夺取城镇据点的大功率固定电台,就要靠车载货慢慢接力,战况激烈时难免混乱。

就在众人猜测脑补之际,一名报务员气喘吁吁冲进司令室,高举着一份刚刚译出来的电报纸。

“司令!今早最新的消息,鲁路修师长的‘大德玛尼亚师’,已经于昨夜占领了梅利托波尔,如今正在继续向扎波罗热前进!”

“什么?这小子昨晚就打进梅利托波尔了?为什么不及时报告!”公爵瞬间瞪大了眼睛,还振奋地把皮手套往地图桌上“啪”地一扔。

报务员应该是已经了解过电文的传递渠道问题了,连忙帮着解释:

“是通讯接力的问题,夺取梅利托波尔时,并没能夺取到大功率固定电台,加上战时跟进混乱,所以现在才转到。”

公爵用指节敲了敲桌面,终究还是情绪好转起来,并未发作。

战时电文接力出问题,是很常见的,位置运动太快了嘛,谁也不知道后方的电台能不能接上。

主要也是因为这次是捷报延误了,问题不大。若是败报延误,那就得怀疑对方动机,然后就该强调“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了。

“这小子,太鲁莽了!”公爵笑骂一句,随后一挥手,示意身边的其他参谋立刻在地图上标注,

把那几个象征着部队的棋子挪一挪位置,再把那一段的战线擦掉再用红色铅笔大致重画一下。

公爵满意地看着这一切,突然又冒出一句:“对了,费德勒.博克的第2装甲师,到哪里了?他不是负责从北翼包抄的箭头么?”

那名摆地图的集团军参谋立刻回答:“报告司令,根据最新情报,博克准将的‘帝国师’,昨日攻下了巴什坦卡,今日沿着铁路线和因古列茨河又往东北方向推进了 。累计已深入敌境 。”

公爵原本对博克的进展也挺满意的,毕竟其他步兵进攻部队,打的最远的也就推进 。冯.博克的装甲师能推进 。

但是现在跟鲁路修一比,那就不算什么了,鲁路修要比博克再快一倍还多点零头——那可是 !

公爵对比了一下后,便忍不住追问:“费德勒.博克昨天怎么说来着的?他是因为什么原因没能按计划突破到更远?”

绘图参谋:“是因为我军战前对敌纵深地带的地理环境侦查不足,对水文情报的搜集不到位。冯.博克师长的装甲师,按原计划是要沿着第聂伯河北岸推进的,进攻路线不用离河太远。

但实际进攻后,发现北岸很多地方湖沼松软地形比之前航拍评估的更多。而且第聂伯河北岸重要支流因古列茨河的深度和渡河条件,也比想象得更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