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再给敌人埋下一颗定时雷

另外,你刚才的话有问题哦——瑞典是中立国不假,但出口铁矿石,也不算违反国际法。相关国际条约可是规定,战时中立国不得向交战国出售武器和其他可直接被用于军事用途的设备。但不包括可用于民生的资源,也不包括粮食。

不列颠尼亚人过去一年多来一直截杀我们的商船,阻止我们的航运,也都不是以国际法为由的,都是用交战行为为由。遇到挂着中立国旗向我国运输铁矿石、粮食的船,他们也不敢击沉,只是拦截后,以一个较低的国际认可价格强行购买,把东西据为己有。”

后世很多看官对于世界大战期间布列颠尼亚人的海贸拦截行为有误读,以为“只要布国战舰拦截到了给德玛尼亚运物资的商船,就统统击沉”。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他们也不敢。

他们只能对挂德玛尼亚旗帜,以及其他交战国旗帜的船,进行击沉。但如果是中立国的船要前往德玛尼亚卖货,他们只能要求登临检查,如果查出来卖的是武器弹药以及其他违禁品,他们才能以“这艘商船违反了国际法”然后击沉。

但如果查出来不是武器,只是铁矿石、粮食这些,按国际法无法界定为“直接军事用途”的原材料,那中立国就不算犯法。布国也只能选择出点钱,把这个货强买强卖买下,要求商船转拉去不列颠尼亚本土的港口。

刚才巴登大公那番话,也是说得太急了,所以口误说“瑞典违反国际法出口铁矿石”,但实际上他当然也懂条约,知道这事儿真抠条款是没问题的。

所以见鲁路修否定得如此轻松、精准,巴登大公也认真、郑重起来了:“那我倒是奇怪了,你觉得波的尼亚湾的‘进口’航线,还能进口些什么东西呢?”

鲁路修见对方诚心诚意地问了,也就不再绕弯子,直接丢出核心观点:“我怀疑,挪威那些亲布的狗东西、有帮布列颠尼亚人运输军火以及其他违反中立法的物资给露沙人!

当然,挪威和露沙的芬兰地区,虽然陆地上直接接壤,但接壤的都是北极圈内的冰封峡湾,那里的沿海冰封无法通航,内陆也没有道路可以走。

但是,挪威的纳尔维克港,是北方难得的冬季不冻港。那里原本是瑞典铁矿石出口的重要港口,从瑞典主要的铁矿石产地基律纳,早在 ,以实现瑞典铁矿石的全年自由外运。

同时,瑞典人在他们自己国土上,也修了另一条支线铁路,是 、通往波罗的海边、波的尼亚湾最北端的吕勒奥港。

吕勒奥港也是瑞典铁矿石出口的重要港口,但它相比于挪威的纳尔维克港有三点缺点:

首先是吕勒奥的港口规模更小,货物吞吐量更小。

其次是波的尼亚湾的航道吃水比北海的航道吃水更浅,所以通过吕勒奥出口瑞典铁矿石的船吨位也更小。难以用载重2万吨以上的大船运矿石。

最后一点,则是在于吕勒奥并非终年不冻港,每年从 ,所以吕勒奥航线只能用天气较热的7个月时间——别看吕勒奥纬度比纳尔维克港还低,但波罗的海的海水盐分比北海低很多,波罗的海的水冬季冰点更高。而且北海有被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波罗的海没有暖流……”

鲁路修就这般循序渐进地扫盲了一些必要的基础地理知识,希佩尔上将在一旁仍然听得有点云里雾里,但巴登大公已经渐渐把这些信息拼图拼到了一起,终于知道怎么抢答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