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在确保全部主炮塔有射界的前提下,尽量呈现往西南方撤退的姿态,且战且走,保持距离。这样敌人一旦急于求战,他们的‘甘古特级’就会被迫提速,而那3艘‘叶卡捷琳娜二世级’提不上来,场面很快就会从7打 。”
赫尔曼少将在望远镜里反复观察了敌我舰队的校射情况后,很快做出了一个精准的判断。
利用航速差,是有可能让敌人最慢的3艘老船来不及进入战场的。
这也是无畏舰和前无畏舰一起编队作战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果非要一起进场,无畏舰就得迁就前无畏的龟速。
一般情况下很少有国家的海军会这样编组,但今天情况非常特殊,敌我双方都这么干了,这一劣势也就扯平了。
德舰队很快在赫尔曼少将的指挥下微微转向,同时所有大炮倒是完全没闲着,继续朝着左舷狂轰。
冯.埃森上将见状后,也往着西南方追去,而且航向角偏西的程度比赫尔曼少将更多了约 。
半小时的最初接触后,双方的距离也很快从 ~ 。
双方的前无畏因为火控太差,打不了那么远距离的炮战,仍然在毫无准头地彼此乱丢炮弹。
但无畏舰之间,却已经取得了彼此的第一个命中战果。
赫尔曼少将的座舰、“拿骚号”,在交战正式开始后的第 、清晨7点 ,于 “甘古特号”。
“咣铛!”一声令人牙酸的金属闷响后,随之而来便是剧烈的爆炸,一团火云瞬间从“甘古特号”甲板中部升起。
“命中了!这个位置,是炸到烟囱了,还是2号炮塔、抑或3号炮塔?”
赫尔曼少将一阵激动,毕竟他本人就亲自坐镇在“拿骚号”上,一直盯着对面的首舰(但非旗舰),那颗炮弹就是在其全程盯视下爆炸的。
火团看起来不小,乍一看让赫尔曼满怀期待,但七八秒后随着烟火渐散,他才发现敌人的中央两座主炮塔都安然无恙。
至于刚才的大团火光,其实是因为露沙人部署在主炮塔上方的双联装3吋反鱼雷艇副炮被炸了、堆在那儿的一堆3寸小炮弹也殉爆了。只是这些炮弹太小,所以看着声势挺大,实则对主炮塔“有烟无伤”。
“甘古特级”这种奇葩而又独门的小口径副炮布局,也是没有办法。
因为“甘古特级”的主炮塔布局几乎占用了整个甲板,连军舰中部都有主炮塔、打的时候要向两舷旋转。导致两舷没法再塞副炮塔,塞了就会阻挡主炮射界,便只好把小口径高平两用炮塞到主炮塔脑门顶上了。
这种布局,也颇有毛系“士兵买挂票挂在坦克外面跟车行军”的风格了,居然让肉给铁当肉盾。
一旦被敌人命中,主炮塔虽然没事,但主炮塔脑门上的小炮和炮兵就必然团灭。
此外,刚才的爆炸也导致夹在两座中部主炮塔之间的主烟囱,被一些弹片穿透了。
浓烟不再全部从烟囱顶部冒出,而是会从侧壁被炸坏的小口子里溢出几分,虽然不影响军舰的动力,却也导致烟雾干扰了“甘古特号”舰桥火控的观测。
“该死,敌人的主炮塔装甲很强,我们的 !”
赫尔曼少将不甘心地咒骂了一句。
“甘古特级”的主装甲带,其实比德玛尼亚人的战巡都要薄弱,只有 。
所以理论上,如今这番对炮,“甘古特级”未必能讨到好去,其属性过于偏重航速和火力,牺牲了防护。
其9寸的主装甲带,只要不是交战距离太远,基本上是被“拿骚”的 。
然而,“甘古特级”的防护薄弱也是有例外的,那就是其主炮塔防护非常强,4座炮塔都堆到了 “拿骚级”的 “赫尔戈兰级”的 。
露沙人把有限的钢板防护重量,都侧重于“对火力的防护”了,确保敌人穿不了自己的主炮塔、爆不到输弹井。至于其他地方,反正防不过来,穿就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