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我追杀的明明是轻巡,怎么变成了战

一般鱼雷发射有好几种操作,一种是大批驱逐舰/鱼雷艇几乎同时进入发射鱼雷射程、然后呈扇面朝着同一目标集火。

面对这种从多个点、向一个点交叉开火的打法,迎头对冲是绝对没前途的,只能掉头拉开,争取离得越远越能躲过去。

但另一种鱼雷发射方式,是发射的军舰难以接近、所以分别在差不多最大有效射程的位置上、对敌舰发射后立刻拉开,后一艘再开到这个位置再发射,

有点类似于古代龙骑兵作战的“半回旋战术”,每个龙骑兵都是策马冲锋到半回旋圆弧的顶点开火,然后退回来。(如下图)

今日之战,露沙驱逐舰因为敌方舰炮火力过于猛烈,继续往前冲要付出的代价过大,也就没法执行第一种鱼雷攻击战术,只能选择第二种。

而这个抉择本身,其实也没有问题。

因为当他们刚刚选择第二种发射战术时,双方彼此都还是呈 、相对平行前进的,每艘驱逐舰在半回旋圆弧的顶点附近发射鱼雷后快速拉开,呈扇面放射的鱼雷仍然有可能覆盖到多艘敌舰的航迹。

只不过是伯迪克少将在看到敌舰发射鱼雷后,临时当机立断变更了阵型。

这种事情,露沙驱逐舰在发射鱼雷之前是没法预料的。

只能说伯迪克少将太果决了。

双方的距离飞速拉近着,德玛尼亚轻巡舰群都把前后主炮朝向左舷,也就是露沙驱逐舰来袭的方向,持续炮击。

但随着双方距离越来越近,已经投放完鱼雷并且试图退场的露沙驱逐舰,也都渐渐越过德玛尼亚巡洋舰的纵队中轴线,开始出现在德玛尼亚巡洋舰的右舷——原本一直没有开火机会的德玛尼亚轻巡的右舷3门 。

仗打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很接近半个世纪前的那种古典战术、类似于利萨海战时的情景了。

一方迎头直冲,如同一把尖刀,往敌人的队列中间扎过去。要顶住被敌人掌握t字横头优势的不利。

但凡今日这一战,是巡洋舰和巡洋舰的公平对轰,伯迪克敢这么打,那就是自杀。

但所幸这一战目前还是巡洋舰群冲驱逐舰群,露沙驱逐舰的火炮攻击很孱弱,哪怕被占了t字横头、被大炮集火,也无所谓。

带头的“不莱梅号”巡洋舰,很快被足足七八枚露沙驱逐舰的炮弹命中,但它也还击命中了敌人4炮。

随后,大群的鱼雷终于过来了。

因为德玛尼亚战列舰选择了一路纵队突破,露沙人在同一个点呈扇面射出去的绝大部分鱼雷,都没能覆盖到德玛尼亚巡洋舰的航迹,而是直接浪费掉了。

但是,位于扇面最中央的那几枚鱼雷,还是能覆盖掉的,而且躲避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为首的“不莱梅号”发现鱼雷时,几乎是和敌人的鱼雷迎头对冲了。

“不莱梅号”舰长下意识就下令左满舵躲避,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轰轰”两声巨响,原本冲着船头而来的两枚鱼雷,在紧急左满舵下,也只是变成了船向左转、把右舷暴露了出来。结果军舰在鱼雷航迹上的投影距离反而变长了,两枚鱼雷都炸在了右舷上。

“舰长我们中鱼雷了!两枚!右舷大进水,船要失控了!”

“不莱梅号”受到了重创,舰体中部右舷都发生了大爆炸,连带舰桥都被影响,司令塔内都被爆炸波及了。

“不莱梅号”舰长约翰内斯.瓦伦丁中校都被炸断了双腿,幸存的舵手满脸是血冲过来向他请示下一步该如何补救,损管似乎已经无法挽救了。

(注:历史上“不莱梅号”于 ,舰长也是被炸断了双腿)

约翰内斯.瓦伦丁中校被疯狂分泌的肾上腺素强撑着,咬牙切齿下达了最后的命令:“不要停!继续保持左满舵!”

“什么?我们已经中雷了!继续左满舵只会让军舰在敌人鱼雷航迹上的投影距离更长的!”舵手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我就是这个意思!立刻!执行!”

舵手没有思考,德玛尼亚人机械服从命令的天性让他不管理不理解先执行了再说。

“不莱梅号”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左漂移着,最后几乎是横了过来。

“轰轰轰轰轰轰!”一百多米长的舰体,直接横在鱼雷扇面上,6枚露沙人的鱼雷全部打在右舷,最后右舷雷击命中8颗鱼雷,所有右侧舱室全部炸烂进水。

但因为“不莱梅号”是横在鱼雷轨迹上的,而后续5艘轻巡是船头对敌纵在鱼雷轨迹上的。其他5艘船只要躲在“不莱梅号”身后,肯定可以躲掉全部鱼雷。

排在第二的“雷根斯堡号”巡洋舰上,分舰队司令伯迪克少将眼看到前方的变故,也是大吃一惊。

“司令,要不要转向、绕过‘不莱梅号’?不莱梅号突然横过来了,不转向有可能撞上的!”

“雷根斯堡号”上的舵手,也紧急请示司令。

“不要转向!现在要做的是紧急减速!dead-slow!”

在前舰出现事故的时候,伯迪克少将没有选择打方向绕过事故现场,而是紧急刹车。

“雷根斯堡号”和后续4艘巡洋舰,也都开始“刹车”,慢了下来。

伯迪克少将的判断很对,如果打方向绕过事故现场,对面可能还有其他鱼雷会射过来,绕出去就是找死!

但是躲在“不莱梅号”正后方,所有迎面来的雷都被“不莱梅号”挡完了,是不可能再有雷的。

等这一波鱼雷海统统过去了再说。

而且,伯迪克少将敏锐地判断出:或许自己最终也不需要转向了,只要减速就够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