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登上将至此都还没怀疑这些水雷是昨夜德玛尼亚人用飞艇重新布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此前根本就没听说过“空中布雷”这种科技和战术。
只要敌人的水面舰艇进入不了这片区域,这片已经扫干净的海域就不可能出现新的水雷!
要相信科学!
但是很快,更多的意外就发生了。
战舰要想减速,不是那么容易的,主机停止出力后,船还能往前飘出两海里地呢,毕竟军舰又不像汽车那样有刹车。
除非是引擎和螺旋桨倒转,那也要至少好几百米才能停下,不信的可以去看《泰坦尼克号》。
所以,在各舰陆续收到命令、先后停车的过程中,更多的意外发生了。
两艘驱逐舰,以及“怨仇号”前无畏舰,先后发生了爆炸。
到了这时候,就是傻子也知道,肯定不是漏网的水雷、不是意外事故,是真中了埋伏了。
“快跑!全舰队掉头!先撤出峡湾再说!”卡登上将只觉一阵血冲脑壳,立刻下令全军撤退。
但是舰队掉头也是需要转弯半径的,还会出现短暂的混乱,掉头后航行的航道,也会跟来时完全不一样,不可能原路退回去的。
而他们发现这一切时,舰队其实已经深入了雷区,往左右挪随时都有可能触雷。
又有好几艘军舰触雷,也有好几艘军舰相撞,整个峡湾即将变成一片铁底湾。
最后,卡登上将连跑都不敢贸然跑了,只想让所有战列舰和巡洋舰全部停船、让驱逐舰和扫雷舰赶快扫一遍整个航道。
但就在他们普遍停船时,远处岸上、一条穿过山体的铁路隧道口,一群平时躲在隧道里的列车炮,开始猛烈开火了。
天空中,还有成群的德玛尼亚战斗机和校射侦察机,为己方的列车炮群指引目标。
列车炮的射速是很慢的,校准起来周期也很长。但架不住很多皇家海军战舰怕触雷、都选择了停船。固定坐标打固定靶,校准起来就非常快了。
基本上打到第3~4轮炮弹,就有列车炮的炮弹扎扎实实落在战列舰的甲板上。
作为布国最强前无畏的“纳尔逊号”,前些日子就受了伤,如今又被 ,军舰再想提速,却怎么也跑不快了。
而同级的“阿伽门农号”,则是在赶紧提速逃跑的过程中,撞上了一枚水雷。
本来以其“最强前无畏”的实力,还是船头触雷,炸破的舱室不算多,储备浮力倒也够撑回去。
但船头触雷导致大量进水、埋首,动力效率下降、航速暴降,然后就成了列车炮群的半固定靶。
列车炮想直接击沉前无畏舰很难,但是用来补刀触雷后失去动力的前无畏舰,就非常容易了。炮击还能催促敌人快跑、别等扫雷结果了,制造更多的混乱。
最后,卡登上将自己坐在“阿伽门农号”上,触了一颗雷的战舰,持续被 。
布列颠尼亚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萨克维尔.卡登上将,于 。
是役,布国皇家海军“纳尔逊号”、“阿伽门农号”,在触雷失速后,被凯特尔准将的列车炮群集火补刀炸沉。
意呆利海军“老人星号”、“怨仇号”前无畏舰,直接被水雷炸沉。
“光荣号”没有触雷,它在逃跑过程中,事故撞沉了己方一艘驱逐舰,自身船头也被撞烂,随后被列车炮群集火轰杀。
另有9艘老式防护巡洋舰、若干小型舰艇,也在水雷阵和岸炮反击的双重打击下,彻底损失掉了。
皇家海军战死、溺死水兵 。意呆利海军战死、溺死 。
更要命的是,在舰队被重创撤退后,德玛尼亚人藏了数日的列车炮群没了目标,就把炮口转向了准备发起总攻的联军出击阵地。
。
“安齐奥特快”的战术算是被威廉.凯特尔彻底玩明白了。
从此以后,布国侦察机只要在航拍时看到敌军前沿有穿越山体的铁路隧道,都会下意识担心一下:
是不是每一条隧道里都有可能藏着列车炮?
海陆都遭受了如此重创,也算是彻底把五国联军的士气和斗志给打断了。布列颠尼亚人再也不敢有任何激进的进攻举动,
加里波利战役自9月 。
布军舍不得已经到手的战果,又不敢再攻得太狠,只能和西线的堑壕战那样一点点慢慢啃,慢慢互相消耗人命。
此后整个四季度,这里应该都不会再发生什么大的变故了。
而凯默尔师长,也因为连续多场防御战表现卓异,被总司令冯.赞德尔斯上将晋升为陆军准将,并担任奥斯曼第1军军长。
其余威廉.凯特尔、威廉.勒布、阿尔伯特.凯塞林,也都有大功,回去后其中一部分人或许也能得到晋升,就算不晋升,肯定也会有大勋章。尤其是用航空布雷战术重创了敌舰队的凯塞林上校。
——
ps:为了兑现今天之内,把加里波利战役第一阶段写完的前期承诺。
然后转场到波罗的海战场,主角那边。
最终,只好选择今天两更都是一万字,日更两万字!
总算是实现了,明天开始写波罗的海。这里要等最后收官阶段,主角才会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