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军团虽然在不断付出伤亡,却也趁着这个敌军火力将要密集而尚未来得及彻底密集的时间差内,进一步缩短了彼此的距离。
“只剩不到 !不要怕!这次赢定了!全部给我上!”
莫纳什少将看着先头部队一举冲入堑壕网,振奋得肾上腺素飙升,立刻下令澳新军团的预备队一批批投入上去,誓要一鼓作气拿下高地。
然而下一刻,形势便陡然逆转。
“哒哒哒~哒哒哒~”持续而清脆的冲锋枪声,很快就响彻了整片山头。
本以为可以进入堑壕后和敌人公平一战、用李恩菲尔德和毛瑟互射、用手榴弹互丢的场景,根本就没有出现。
取而代之的只是mp 。
一队队在交通壕内排队往前顶的澳新步兵,只要被拐角处一把mp 。
冲锋枪手,甚至都不用探出头来,就只是把双臂从堑壕拐角伸出来,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听声音盲扫。
大片大片的澳新士兵被堵在半山坡上,进又进不得,退又退不回来,毕竟一旦离开堑壕区、直接从山坡上往下跑,被敌人的重机枪扫到的话,只会死得更快。
阵地上,重机枪的声音也很快响起,之前奥斯曼军队后撤躲避炮击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把重机枪阵地挪走,而是只有人撤走。
枪留在阵地上,也没那么容易被炮击炸坏。只要简单从脚架上放下来、摆在堑壕底部的地面上,基本上不会被炮弹直接命中的。
如今奥军回到阵地上,先用冲锋枪阻挡住敌人的攻势,只要争取三五分钟,后排的重机枪就陆续重新开火了。
冲锋枪只能管 、覆盖整个山坡。随着这些重机枪开火,澳新军团的士兵更加回不去了,他们要么拼死往前挤进堑壕寻找掩体,要么在山坡上就地趴下,寻找相对低矮的凹坑躲避。
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把这些没怎么打过仗的澳新士兵吓得瑟瑟发抖。
而就在他们已经觉得地狱也不过如此的时候,更大的变故发生了。
又过了仅仅几分钟后,“噗噗”的掷弹筒声微不可查地在山顶背侧的反斜面阵地上响起,然后数以百计的弹丸,以非常高抛的弹道,过顶砸到山坡正面、澳新士兵后队的阵地里。
一颗掷弹筒弹丸落在堑壕里,就能把人挤人的澳新士兵炸成一团团模糊的血堆,所有飞溅的钢柱、弹片、铁渣,几乎毫不浪费地全部扎进肉里。
连榴弹爆炸的声音都似乎变得沉闷了,澳新士兵的肉身就是最好的消音器,让每一片弹片都能被兜住、缓冲。
……
远处的莫纳什少将,在看到疑似mp 。
只是因为距离太远,冲锋枪看不分明,所以他才只是隐约预感到敌人似乎有冲锋枪。
这种预感,来源于半年前、他本人就参加过敦刻尔克港的战役,当时,两个营的德玛尼亚突击队空投到了敦刻尔克港的岸防炮台正上方、夺取了炮台,然后澳新军团的士兵就被黑格将军逼着去硬冲敦刻尔克港南北两侧的马洛莱班炮台和罗南炮台。
当时,莫纳什还只是一个上校团长,不是少将军团长。
他亲眼目睹过自己的数千名袍泽,倒在那些躲进炮台坑道里死守的德玛尼亚突击队员手上,倒在那密集的mp 。
莫纳什少将的内心,早就积攒了巨大的心理阴影。那一次,澳新军团的2万人,最后只有几百人活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