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堪比偷渡阴平
唐宁街 ,
该给露沙人的情报警告他们也给了,露沙人也信了,但并不觉得有多大威胁,布列颠尼亚情报部门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不过,布列颠尼亚人为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所做的准备工作,还没算完。多佛炮战导致的损失的追责问题,也还没算彻底翻篇。
皇家海军内部虽然追责追完了,但这么大的损失,总不能全自己扛。如果能够攀咬盟友一口、让盟友也担当一点责任,分摊一些损失,那就最好不过了。
而多佛炮战的外部责任其实也很好推卸,毕竟责任人都摆在那里了,那就是法兰克人——加莱港可是法兰克人的土地!
当初四月份的时候,要不是法兰克人中计、误以为鲁路修在西线、误以为德玛尼亚人会集中无数突击营强攻加莱。结果在加莱半岛刚被德第4集团军切断与后方的陆上联系时,被半包围的法兰克陆军就直接让自家军舰和运输船接应、跳出包围圈,把城市和要塞、港口都拱手送给德玛尼亚人。
要不是当初法兰克那么怂,拱手资敌、不听盟友布列颠尼亚劝他们死守到底的劝,今天会出现这种情况?
现在,德玛尼亚人可是利用了法兰克军队弃守的法兰克土地,来隔海轰击布列颠尼亚的海峡舰队,所以这里面至少让法兰克人承担一半的责任!
最终,布国海军大臣沃顿在请示首相之后,又由首相出面,要求外交大臣贝尔福伯爵去跟法兰克交涉。要求法兰克人组织反攻、强攻加莱,解除对海峡的威胁。
法兰克人也知道自己理亏,加上他们今年本来就在组织香槟战役、阿图瓦战役,这两场大反攻已经打了很久了,一直在死人。
估计全年打下来,香槟和阿图瓦两片战场,每片至少要死 。
现在再多开一个坑,在加莱这儿再试试水,强攻夺回,也无所谓的。反正香槟和阿图瓦估计也打不下来,从那边各抽一点部队装装样子就好了。
而就是这么一抽调、一装样子,最后到年底结算的时候,起码又导致法军陆军额外永久损失了十几万近二十万人的战斗力。
而法军反攻加莱后,迟迟没有攻下,布列颠尼亚人就又提议,为了防止德玛尼亚海军突围,建议建立两国海军联合作战的联合舰队。
希望法兰克人将他们的4艘“孤拔级”战列舰编入联合的大舰队,以封堵公海舰队。
同时,也让法兰克人分出几艘前无畏舰,编入后续对达达尼尔海峡的攻击舰队。因为布列颠尼亚自己的前无畏舰数量损失比较大,必须要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了,否则战役兵力将会捉襟见肘。
法兰克人内部也争吵了很久,思前想后各种扯皮,最后把除了最新锐的6艘“丹东级”前无畏舰以外的、其他杂七杂八4艘前无畏(自由级、查理玛特级),都编入了布列颠尼亚的地中海舰队,联合作战。
法兰克海军答应了这个条件后,法兰克陆军后来也就放弃了再反攻加莱港的计划。因为德第4集团军的符滕堡大公实在是守得太坚决了。
这个时代的西线战场本来就是守强攻弱,进攻方太吃亏了。
德玛尼亚人进攻法军坚固阵地的时候,尚且最多打个五五开,或是略占下风。反过来轮到法军强攻德军阵地时,那战力简直就是碾压,5倍以上的伤亡交换比那都是必须的。
法兰克人强攻时,平均死伤5万人,都不一定换得掉据险而守的德玛尼亚人死伤1万。而且德玛尼亚人如今还有独家的磺胺药,那1万人起码还能再靠更好的医疗条件救回来2~3千。
最终永久损失比起码在7倍以上。就算德玛尼亚人换了露沙战俘来填线,也依然能打出2~3倍的伤亡交换比。
进攻方吃亏是必然的,只是亏多亏少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