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路修立刻拍板:“你先弄一门 ,我会让生产 、赶工设计一款 ,并同步减少炮尾的药室容积。其他设计都可以照你目前的做法,继续推进。”
最终,在鲁路修的一番点拨下,保时捷博士把坦克方案进一步细化。
准备先弄一款可以快速生产的纯机枪坦克,就搭载2挺机枪,全向装甲厚度 ,全重7吨,公路最大时速 。这款车大约可以在9月份开始生产。
另一款带一门 ,可以摧毁目前的混凝土机枪碉堡,备弹30发。
再加两挺机枪,其中一挺加在车头,跟主炮同轴,用于帮主炮校射、微调方向角。
另一挺就直接从车顶上开天窗,伸出来临时架设在车顶开火,拥有尽量灵活的射角,以保护坦克不被敌人步兵逼近。
这些设计思路,都让保时捷博士眼前一亮,原本很多滞涩的技术难点,一下子就得以突破,或是找到了折衷权衡的现实方案。
最后,鲁路修还提点了保时捷博士一下,让他注意坦克的减震问题,可以考虑用一点弹簧也好,扭杆也好,总之不要结构太复杂,但可以减震保护引擎和传动结构,不至于颠坏设备、震伤人员就好。
鲁路修前世作为军迷,对坦克悬挂也略有理解,知道什么克里斯蒂悬挂啦、扭力杆悬挂这些,也知道更早期的悬挂就是单纯的弹簧或者台车。但这些东西具体机械结构怎么设计、细节如何,他也不懂,只能是给对方一个方向,让专业的机械工程师团队慢慢琢磨。
保时捷听后,虽然增加了一些课题,但多两个月时间,也能勉强弄出来,实在不行,初代就用最简单的弹簧或者扭力杆好了,将来慢慢再改进。
最终,他只是承诺了一个调整后的时间表:“如果要加上这个所谓的‘悬挂’,至少 。这个时间进度等得起么?”
鲁路修:“等得起,不过,你要把相关的技术资料,都给我一份,我回去找bmw的工程师也一并努力攻关,说不定会弄一些结构不那么复杂、不需要悬挂装置的轮式装甲车,赶在秋季攻势的时候用。而你这边的机枪坦克,得冬季攻势再用了。”
保时捷和斯柯达的技术实力还是太弱,等这个项目结束了,鲁路修就准备让保时捷自立门户,从斯柯达挖一些团队,正式另起炉灶。现在为了抢时间,只能是让保时捷和bmw联合研发,各自解决一些子系统的技术问题。
而鲁路修对于后续的陆战大会战时间表,内心是有数的。
只要总参谋部接受了他建议的计划,将来先打基辅罗斯大平原、沿着海岸线推进,回头再来打波兰,那么坦克只要能赶上未来的波兰战役就行。
因为翻浆期泥泞问题,只在基辅罗斯黑土地大平原上特别明显,那地方排水不太好,内陆很容易积水。
而黑土地大平原每年的翻浆期,春季是在3到5月,进入6月后天气就干燥了,所以历史上巴巴罗萨计划才定在6月份开打(理论上最早5月底可以开打,地球历史上巴巴罗萨计划是被南斯拉夫战役拖了1个月)
秋季则是在 ——这也是为什么地球上二战时的基辅战役,要赶在 ,基辅罗斯大平原又要泥泞了,装甲部队会很麻烦。但也正因为基辅战役要抢在 。
鲁路修深知这些天时地理,他当然要抓住夏秋干燥季节,先在基辅罗斯大平原上动手。等到基辅罗斯这边今年 、无法再用兵,到时候再趁着冬天考虑波兰问题,才算是环环相扣。
波兰周边的泥泞没有基辅罗斯大平原那么明显,波兰地区也没有莫斯科周边那么寒冷,而且那地方距离德玛尼亚本土很近,德玛尼亚人是适应那边的气候的。只要入冬后地皮稍稍变硬,立刻发挥出坦克的威力,露沙人到时候在波兰平原上留再多重兵也挡不住鲁路修的穿插!
所以,装甲车的首战留给秋季的基辅罗斯大平原,坦克的首秀留给冬季的波兰,整个时间线环环相扣,非常完美!一切研发生产计划,都要照着这个时间线排期。
如果实在来不及,宁可不要悬挂系统,也要赶工上马,凑战役时间表。
(本章完)